鄧阿茂現任涵江醫院第三黨支部書記、康復科副科主任、醫師,從部隊轉業到涵江醫院16年來始終工作在臨床一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一、熱愛本職,要一輩子做人民的“小醫生”
鄧阿茂常說康復科在醫院中是小科室,自己是“小醫生”,11年前神經外科請他為一名發生車禍,腦干損傷昏迷17天的高中生小勝會診,他了解到小勝對他爺爺的感情特別好,就讓他的家人錄好爺爺的語言反復播放,當小勝蘇醒開口叫爺爺時,他父親淚流滿面。16年以來,鄧阿茂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數萬人認真診病,并用他嫻熟的康復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
二、為了病人,為了“大家”卻愧對了“小家”
近年來,從各地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2017年12月,鄧阿茂的岳父發生腦溢血住在重癥病房,他晚上在醫院看護老人家,第二天依然準時出現在門診崗位上。2018年3月初孩子準備高考,因為情緒波動學習成績下降,愛人希望他能抽出多一點時間來陪孩子,他卻接到福建省針灸、推拿重點專科要驗收的任務,又外出參觀學習。縱使心里充滿對“小家”的牽掛和歉疚,鄧阿茂依然事事以工作為先、以病人為先。
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勇追學術潮流
近年來,鄧阿茂被多個省級以上學術團體聘為常務委員及委員,多次被邀請到全國學術年會上做學術講座,并在全國進行專項新技術授課,培訓學生共200多人,遍及東南亞。同時,他在十多個500人世界學術微信群進行公益學術講座,聽課人次達十多萬人。
四、跨界整合創新模式為人民健康服務
在醫院領導的支持與其它學科的幫助下,鄧阿茂所在的涵江醫院康復科成為全國第二家、福建省首家引入普拉提運動康復的科室。來自臺灣的陳先生因為頸腰椎間盤多階段突出,多家醫院建議手術治療,而鄧阿茂的康復團隊為他制定綜合方案,經過半年的治療、訓練、健康管理,陳先生痊愈并能夠進行球類運動。鄧阿茂帶領團隊走入社區、學校、電視臺,進行科普知識講座,收聽群眾5萬余人,他的《不可忽視的“頸”告》電視科普節目還被福建省電視臺評為健康節目二等獎。
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營造愛的大家庭
身為涵江醫院康復科副主任,在他的帶領下,科室被國家衛計委授予國家級基層針灸、推拿特色科室;被福建省衛計委評為福建省針灸、推拿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017年,科室超額完成醫院各項指標,獲得了跨越式發展和管理創新獎。科室無醫療差錯事故發生,還多次受到患者的表揚信和錦旗,取得了豐碩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