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凌,2003年福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進入電科院環保所工作至2016年期間,主要從事輸變電工程環境因子檢測和評價、環境保護、勞動保護技術監督檢測、輸變電設施敏感點電磁環境及小區配電室噪聲投訴檢測分析、小區配電室噪聲超標治理、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輸變電工程竣工環保驗收等大多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工作。2016年至今轉為公司職能崗位。自2003年入職以來,張衛凌常年活躍在志愿服務第一線,把愛播撒在綠水青山,并以志愿服務行動影響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
在生產一線期間,張衛凌通過開展電廠作業環境噪聲、電磁場強度、微波輻射檢測;煙道氣中煙塵、SO2和NOx等污染物排放濃度試驗;除塵器、煙氣脫硫、脫銷系統調試及性能試驗,不斷深化推動節能減排工作。2008年以來,先后負責完成40多個輸變電建設項目環評工作。在張衛凌心中,環評工作不僅是一項工作,她將它當成使命和責任,積極發揚不怕苦累、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冒酷暑、戰高溫,加班加點。
多年來,張衛凌有計劃、有方案地配合院團委組織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如天新公益園聽障兒童送溫暖活動、青年志愿者植樹活動、“一袋血、一片心、一份愛”無償獻血公益活動、結對福安民族中學“一對一愛心幫扶”助學活動、萬春敬老院志愿者服務活動、龍巖永定天豐希望小學青年志愿者助學活動、向西部兒童捐衣活動、共建“光明書屋”圖書捐贈活動等各項青年志愿者活動中均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她熱愛公益,多次向災區人民捐助善款,收到福州紅十字會寄出的感謝函;于2005年加入中國紅十字會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09年獲中國紅十字會頒發的“無償獻血奉獻銅獎”;2011、2012年兩度進藏,為藏區兒童送去文具、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并參與了民間公益組織發起的西部兒童“免費午餐”計劃;2013年至今,只要無工作任務在身,每周六上午定期前往閩侯隱惠園(一對美國夫婦開辦的重疾兒童福利院)做義工,照顧看護患有唐氏綜合癥、腦癱、重癥肌無力等傷殘兒童。
自2010年無意中從網絡上結識了“山里的花花”,一個純民間、純義務性質的西部助學公益組織開始,幾年時間里,張衛凌發動身邊的朋友、同事,定期向“山里的花花”捐贈孩子們的過冬衣物、體育用品、生活用品,每學年根據山花花當年的需求,一對一幫扶貧困生及支教老師。“張衛凌姐姐,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們山花花組織的支持和幫助。”春節期間,一封來自“山里的花花”負責人李雙的感謝信及幫扶對象的照片送到了張衛凌手中,今年幫扶的三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卡拉鄉中心校的孩子分別是二年級的李小勇(男,藏族)、二年級的張勇(男,漢族)和五年級的彭蕭(女,藏族),照片里孩子們天真的笑容深深的笑進了她的心里。
張衛凌同志勇于追求新知,敢于探索實踐,先后完成多個科技項目:城區變電站噪聲影響分析及降噪措施研究、變電站工程電磁環境安全防護距離研究、供電企業特殊作業人群職業健康防護技術研究與應用、特高壓交流同塔雙回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評估研究等。其中城區變電站噪聲影響分析及降噪措施研究,于2015年獲得福建省電機工程科技獎三等獎。
多年來,她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各種電網環保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咨詢、宣傳安全用電政策、倡導綠色、節能、健康、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向公眾傳播科學、全面的電網環保知識。
張衛凌先后榮獲2008年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優秀共青團干部”,國網公司“降本增效、青年爭先”先進個人,2010年電科院“巾幗英才”,2011-2012年“電科院創先爭優優秀黨員聯絡員”,中國紅十字會頒發的“無償獻血奉獻銅獎”,省直機關無償獻血文明志愿獎,福建省直機關最美志愿者,2015年“電科院優秀工會工作者”,2017年“國網福建電科院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