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明,男,1989年11月出生,區法院法官助理。2015年從華僑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通過福建省選調生考試回到家鄉平潭,進入平潭法院工作至今。現在平潭法院綜合辦公室從事審判管理、會務文秘、后勤保障等工作。工作以來,他始終以兢兢業業、苦干實干的作風澆灌一名普通公務員的責任,用勇于擔當、熱情奉獻的精神詮釋一名普通法院干警的擔當。先后被評為2016年度平潭法院先進個人, 2017年度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優秀公務員,多次入選平潭法院黨員先鋒崗,其先進事跡在2018年被平潭廣播電視臺《凡人小事》欄目播報,在當地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守拙敬業,服從安排默默無聞
初入法院,他在民一庭擔任了不到2個月的書記員,就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辦公室負責檔案工作。新老檔案員工作交接,檔案庫房三萬多冊案卷需要在短時間內逐一核對清點。望著密集架上一排排如巍峨山岳般的訴訟檔案,他很快就進入角色,投入到緊張的檔案整理工作。經過半個多月加班加點的清點排查,他磨破了好幾雙橡膠手套,手掌上被鋒利的檔案盒割裂了幾道口子,終于順利完成了所有庫房檔案的清點工作。此后,加班加點成了他的習慣,“五加二”、“白加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態,許多時候還得利用“五一”、元旦長假,默默無聞地整理歸檔卷宗。
談起從審判業務部門轉換到行政后勤部門的工作感受,他說:“不管在哪個崗位,法官也好,檔案員也好,從根本上說都是從事司法工作,都是為人民群眾謀公正,為社會謀公平。后勤保障工作沒做好,會直接影響審判執行工作的效率。既然在這個崗位,扛起了這份責任,我就必須得把手上的工作做好。”
2018年春節,妻子因妊娠高血壓早產,他不得不來回奔波于法院和醫院,努力協調好工作和生活,有時候時間緊急,來不及讓其他同事半途接手幫忙,只好自己通宵熬夜完成。門衛大叔曾感慨地說他,“白天大門還沒開,就知道門外要進來上班的那個人是你;晚上辦公室燈還沒滅,就猜到還在加班的那個人是你”。幸運的是,在領導和同事的關懷下,他最終順利渡過了難關,有驚無險地成為了一名父親。
以勤補拙,身兼多職兢兢業業
現今,他主要承擔著審判管理、文秘會務、機要通訊等諸多方面的工作,既是黨組秘書、審委會秘書,也是司法統計員、檔案機要員,還是院里的兼職攝影師、攝像師。繁雜的事務,讓身兼數職的他成了一名多面手,精心、恒心、耐心、細心一樣不能少,WORD、EXCEL、PPT、CAD、Photoshop、Goldwave這些常用軟件樣樣精通。一方面,他要全天候保障區里的會議通知到位,按時做好黨組會議會務安排和記錄紀要;另一方面,他要做好司法統計和審判管理,定期發布審判執行態勢分析、查詢征信情況、制定案件分配分流方案、開展案件評析評查、做好審委會會務安排和記錄。此外,他還要兼顧全院黨費收繳、調研活動的方案草擬、攝影攝像跟拍。必要時,他還會為領導和同事制作工作匯報演示文稿,所制作的PPT常常得到同事們驚喜的贊嘆。
業精于勤,心細如絲奮發作為
綜合辦公室的事情多,工作繁瑣,忙中容易出錯,而每個細小的失誤都可能鬧出尷尬的笑話,導致嚴重的后果。他暗下決心,即使工作多、任務重,也要守好“忙中不出錯”這個底線,真正做到“膽大心細”,把待辦的每一件事做好。兩年來,由他經手的90多期12萬余字的黨組會議紀要,無一失誤錯漏;由他負責的200多次活動攝影攝像,臺賬清晰可查。
回想在法院工作的三年,他覺得忙碌、溫暖而有意義。作為區法院建設的親歷者,他渴望與區法院一同成長。他常說:“綜合辦公室除了日常的后勤保障的職能,還應該通過數據分析、意見征集匯總等為院領導決策提供決策參考。雖然區法院成立以來,各方面進步很大,同事們的精氣神亮出來了,各審判執行團隊的品牌打響了,審判執行工作質效也提升了,但是改革永遠在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作為綜合辦公室的一員,我雖然經常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自己還年輕,可以不斷學習、積累、提升。”
懷著對法院深深的集體榮譽感,對司法工作滿滿的認同感,對行政后勤崗位沉甸甸的責任感,他會一如既往地用苦干實干書寫一位平凡法院人的擔當。即便將來崗位輪轉,變動的只是崗位,不變的是他秉持的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一名法律人的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