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福建電視臺第一套《早安海西》、以及10月16日莆田電視臺《今日視線》相繼播放了一條新聞,講述著中國銀行莆田分行黨員陳國炎同志救人不留名,施恩不圖報的感人事跡。10月18日《海峽都市報》用半個版面以《百斤井蓋被炸起,壓傷路人;他靠單臂救人,悄然離開》為題介紹了陳國炎同志的先進事跡。
9月14日7點25分,隨著“砰”一聲巨響,莆田市南湖公園路邊一口窨井突然發生爆炸,窨井里的沼氣在強大壓力作用下,瞬間將井蓋頂飛,砸向路過行人張先生。毫無防備的張先生一下子被擊中倒地,頭部浸入井內,嘴角鮮血直流,有毒的沼氣在不斷外溢。
在這千鈞一發,散步路過的陳國炎同志快速沖上前去,一邊呼喚周圍的群眾一起幫忙施救,一邊奮不顧身與死神搶時間。也許是被這突然的一幕驚呆,路人不敢上前一步。只見陳國炎蹲下身子,扒在傷者身邊,用盡全力搬動那塊百斤重的窨井蓋,由于陳國炎右手骨折未愈,是忍著傷痛用左手一次次把窨井蓋從傷者身上挪開,并立馬撥打了120和110求救電話。見傷者不省人事,不斷地拍拍傷者的肩,“挺住!醒醒!”直到救護車和警車趕到事發地,把傷者送往醫院后,陳國炎才悄悄地離開。
9月20日,市民張金興先生在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發布求助信息,“尋找9月14日在南湖公園路口一窨井意外爆炸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救援自己的好心人,由于事故當天自己傷勢過重,沒有留下好心人的任何信息,希望目擊者、周圍群眾、路過行人和司機提供有效信息,幫助尋找救命恩人”。尋找好心人的消息迅速在莆陽大地無數個微信朋友圈傳開,有點贊的、轉發的、好評的,還有打電話噓寒問暖的,張先生在備受感動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尋找救命恩人的決心,努力地擴大尋人范圍。
朋友圈尋找好心的信息還在持續擴散,但仍然沒有收到有效線索,這讓躺在醫院病床的張先生心急如焚。他深知沼氣的毒性,也聽過醫生“再晚兩三分鐘就搶救不回來”這句話的份量 ,他更加急迫要找到這位好心人,想要親口對救命恩人道聲“謝謝”!
到醫院看望張先生的親友突然想好心人撥過救助電話,可以通過110報警中心或和120急救中心,找到好心人的聯系方式。他如獲至寶,終于從報警電話這唯一線索中獲得了承載著萬千恩情的手機號碼,他激動不已,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10月8日,剛剛出院的張金興已迫不及待地要向救命恩人當面道謝。在肋骨斷裂傷勢未愈的情況下,張先生執意在出院當天趕到中國銀行莆田分行,親手將致謝的錦旗遞到他苦尋的恩人手中。在中國銀行莆田分行見到這位危急時刻救人不留名、憨厚老實的漢子陳國炎時。張先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見面就說:“恩人!可找到你,太謝謝你啦”!在回想到驚險瞬間和被救過程,張先生激動地說:“當時我受傷后處于迷糊狀態,只知道有人在積極施救,還不斷地安慰我要挺住,告訴我已叫了120救護車,如果沒有那天冒險施救的陳國炎,也許今天我已經不在了,恩人挽救的不僅是我的一條命,更是我的家庭,這個恩情我們一輩子都感激不盡。”
陳國炎同志帶傷堅持救人,當時他想的不是自己受傷的手,也不是窨井里溢出的沼氣是否有毒,而是全力救人、盡快報警。對于這種素昧平生,卻能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的行為,陳國炎覺得很平常,他說“當時我看到地上有人受傷,看上去已經非常嚴重,情況十分危急,容不我得半點遲疑,我就是做一點應該做的事,盡一份社會責任,120接走傷員后我就離開,沒想那么多”。一名年過半百的復員軍人,一名有33年黨年齡、在監察保衛條線工作24年的中行員工,救人對他而言僅是一種本份、一種責任,無需猶豫,就像半年前,他為了避讓違反交通規則的行人而導致自己右手粉碎性骨折一樣,緊要關頭,他首先考慮的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