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來,他組織了數十場公益文藝活動,牽線搭橋募集了善款400多萬元,資助了370名貧困孩子、600余名孤寡老人和200余名弱勢人群。他自掏腰包,編印10余萬冊宣傳書,深入龍巖100余個邊遠山村,無償宣傳文化、科普知識,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他曾獲得“中國好人”、福建省優秀志愿者光榮稱號。
余億明的樂于奉獻、熱心助人的愛心情結源于他貧苦的家庭出身。1996年的“八八洪災”,使他所在的村莊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災,成為福建省的重災村。幸好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和愛心單位為他們送來了溫暖,使他們得到了及時的救援和幫助。從那時起,余億明就暗暗下定決心,走上工作崗位后要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2000年,剛上大學二年級的余億明就光榮的成為一名志愿者,在擔任龍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的閩西文學院大中專文學總社負責人期間,他經常組織文學社成員到附近的養老院、社區居委會打掃衛生、為孤寡老人送生活用品、陪他們聊天散步,他的行為得到了很多大中專學生的擁護和支持,也影響了很多學生投入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去。由他參與撰寫的《大學師生義助落難打工仔》就反映了閩西大學師生為了一個河南籍打工仔傾注心血而演繹出的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愛心接力故事。該文被《中國青年報》隆重推出。
余億明參加工作后的四年時間里,他一邊開展志愿服務,一邊從微薄的工資里拿出一點錢資助那些貧困的孤寡老人和貧困學生,余億明的這些資助雖然很微小,但是他一直堅持著,哪怕是在余億明的父親患癌癥急需用錢的時候,他都沒有猶豫過。
直到2006年,余億明在擔任龍巖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的同時,創辦了全國唯一一家以“關愛”命名的文化館——龍巖市關愛文化館。十余年來,余億明組織策劃了40多場次以“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貧困母親”、“關愛孤寡老人”、“關愛助學”、“關愛農民工子弟”、“關愛白血病患兒”、“關愛地震災區大學生”、“關愛貧困山村”等主題的文藝演出,并通過這些文藝演出,牽線搭橋募集了善款400多萬元,資助了370名貧困孩子、資助了600余名孤寡老人和200余名弱勢人群。
十余年來,他還自費編印十余萬冊科普宣傳資料,深入全市112個邊遠山村開展志愿服務,為當地老百姓普及文化知識和科普知識,成了不少農民阿伯的好兄弟。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
心懷大愛,為事有成。余億明的無私奉獻也得到了社會認可和廣泛贊譽,他的先進事跡先后被福建電視臺、福建日報、龍巖電視臺、閩西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