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江土海積極總結經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普通醫生的工作,二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以良好的醫德、精湛的技術、和藹的態度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贊譽,發揚無私的奉獻精神,以人為本、全人服務,致力于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造福百姓。
記得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在光澤縣流行,他接到上級一個電話通知說王家邊小組出現一例“手足口病”,他連忙放下手上的所以事情,背起消毒藥水在病發臨近的幾個自然村,挨家挨戶進行消毒噴灑。當他感到頭暈、肚子咕咕叫時,已經是晚上11點半,在消毒的同時不斷地向村民們講解傳染病的一些知識,向他們發放有關宣傳資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好相應的隔離措施。
江土海從事衛生事業20多年,在完成國家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繼承祖國傳統醫學,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成功地把《刺血拔罐療法》運用到治療風濕、類風濕、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疑難雜癥中療效顯著,在臨床上廣為應用,為廣大疼痛患者解除痛苦,每天都有有外省、外縣市的病人前來就診,而他為了醫治跟多的患者,也總是從一大早就忙到天黑,有些外地的病人沒吃午飯,他還叫妻子煮飯給病患吃。他精湛的醫術深受大家好評。
多年來他對患者總是有求必應,從未推辭。2010年家住偏僻朱家水垅組的盧某,距離衛生所六、七個公里,由予患高血壓,糖尿病,不遵醫囑,不慎第三次中風導致行動更加不便,剛出院的他還需要繼續掛瓶治療一周,家中孩子外出打工,只有愛人照顧,上不了醫院,當他得知她的困境后,他義不容辭地擔負起義診的擔子,連續一個星期每天走山路為她治療,直到基本康復。盧某及他的愛人感動地說:“你太好了,每天走這么多山路,又不收他的診費他們村有你這樣的好醫生真感到榮幸啊!”
一對80多歲的老人李某和吳某家住高源丁家組,低保戶隨大兒子生活,他倆患了不同的老年癡呆,時常酒醉酒醒,生活沒有規律,不是摔破頭就是摔破手腳,家中兒子、媳婦、孫子都是低智商,無人照顧,人老行動不便,每次得知后,他都義務出診。直到傷口愈合為止。每次清創包藥分文不收,雖然他們說不出表達謝意的話語,可他自己卻得到心靈的安慰。
做一個好醫生是他不變的追求,始終把全村居民的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扎根農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白求恩精神,一向是他宗旨,醫者仁心、患者感恩,有一番耕耘,就有一番收獲,1998年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曾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衛生工作者”,在主管部門每年一度的綜合目標考核中,連續10多年都榮獲第一名,想想這些他的心甜滋滋的,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