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文明出游教育
“做到‘文明旅游’,一是規范管理,二是強化教育,三是創新載體。”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舉辦者要加強學生的文明出游教育,要以《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和‘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語’為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文明出游知識,掌握基本文明禮儀和目的地風俗禁忌等常識。強化團隊精神和紀律意識,提升展示中國青少年良好風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01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在組織開展境外夏(冬)令營、研學旅行活動時,認真開展行前培訓工作,就外事禮儀、文明素質、安全防范等方面以書面提醒、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帶隊教師、學生與家長進行指導,努力提升他們的文明素養。
2016年11月,教育部聯合10部委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對“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游意識,養成文明旅游行為習慣”作出部署。
在談到下一步工作時,該負責人表示,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托課堂教學。加強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涵的文明禮儀教育資源。二是開展主題活動。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組織開展主題班會、黨團隊日活動、志愿服務等文明旅游教育活動,讓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文明出行關系到國家文明形象和學生個人的文明素養。三是注重養成教育。積極推動各地各校落實《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記者 靳曉燕)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1-24倡導文明過節新風尚 南坑街道開展禁炮宣傳活動
- 2017-01-24福鼎市文明辦舉辦新春道德模范座談會
- 2017-01-24翔安:文明風盛,示范村居遍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