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玲一直有鍛煉身體的好習慣,2016年10月19日傍晚,她做完當天的生意,與往常一樣,到龍海市區石碼鎮紫云公園的燦坤閣鍛煉身體。當她做完幾套鍛煉動作后,把眼一眺,幾米前方的欄桿上面有一個金燦燦的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金項鏈,她拿起來一看,沉甸甸的,估計幾兩重,初步判斷是男子戴的金項鏈,這種項鏈在當地一部分男子當中是比較流行的。面對著這沉甸甸的金項鏈,如果兌換成現金,對于做小本生意的陳雅玲來說,足以抵上她做很長時間生意的收入,而此時陳雅玲心想的是:丟失的人一定特別著急、沮喪,她心里第一反應的是:無論如何要想方設法盡早尋找到金項鏈失主,把金項鏈還給他。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她就在欄桿旁邊等了一個多小時,卻還不見有人過來認領,陳雅玲只好先把金項鏈帶回家。這一宿啊,她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腦子里面總想著要怎么樣才能物歸原主。丈夫林鴻清分析認為失主發覺項鏈丟失后或許還會去那里找,夫妻倆商量后決定第二天再去原地方等待。第二天她決定暫停做生意,早早起床,再次帶著金項鏈來到紫云公園的燦坤閣,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等來了失主楊先生,在紫云公園管委會許多工作人員的見證下,金項鏈在拾者和失主間得到順利的交接。楊先生非常激動,他說他經常到紫云公園鍛煉身體,鍛煉時他會把金項鏈拿起來放在旁邊的石欄桿上面,那天因為要回家的時候接了個電話,邊接電話邊下山,就忘記了還有金項鏈這回事。當天晚上九點多,他發現價值近五萬元項鏈丟失后就上山尋找,可是金項鏈已經不見了。他心情十分低落,以為找不回來了,整晚沒睡好。隔天早上他也是天剛蒙蒙亮就再次來到燦坤閣,他想白天的時候看得比較清楚,再去找找,也許項鏈就掉在旁邊的草地上,沒想到就這樣碰到了好心的陳雅玲大姐。楊先生看到項鏈失而復得,心情十分激動,他握住了陳雅玲的手說:“在當今的社會上,像陳大姐你這樣拾金不昧的好人太少了,如此正能量的好人好事一定要傳播出去。”
該事首先在市登山協會中傳開了,由于新聞線索較有價值,引來了龍海電視臺記者的采訪。該事經龍海新聞播出后在龍海市民中引起較大的反響,而海澄鎮很多居民的反映是:陳雅玲幾十年做生意都童叟無欺,誠信對人,這次撿到大金項鏈不動心而物歸原主是她平時誠信積累的一種表現。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1-25春節期間長樂市將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文明過年”活動
- 2017-01-25強化文明出游教育
- 2017-01-24倡導文明過節新風尚 南坑街道開展禁炮宣傳活動
- 2017-01-24福鼎市文明辦舉辦新春道德模范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