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凌晨3點,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在廈門市翔安區沿海登陸,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地區的最強臺風,這一臺風狂魔的肆虐給廈門市帶來了極大的創傷,停水、斷電、交通阻塞,廈門人民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影響。
舍小家顧大家的德育主任
廈外海滄附校方慧勤老師是一名共產黨員,做為學校德育處副主任,在本次災情面前,她舍棄了自己的小家,全身心投入到了學校這個大家庭。方慧勤老師的老家同安區是本次災難的重災區,在臺風肆虐的當晚,她的父母親獨自居住同安,一夜的狂風暴雨敲打著孝順的獨女的心,她焦急地等待著天亮,打算天亮后就盡快趕回去照顧父母。但是,學校在本次臺風中也遭遇了重創,急需盡快重建,畢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學校是否能順利重建關系著兩千多個學生是否能順利返校上課。
9月15日上午,學校的一通電話,讓方慧勤老師在“父母的獨女”和“學校的德育處副主任”兩個身份面前兩難了,一番思想斗爭之后她毅然以工作為先,第一時間趕到了學校,在校領導的指揮下開始著手召集德育隊伍成員,布置校園重建工作。9月16日清晨,廈外海滄附校的熱心家長們在德育處和段長班主任們的號召下,帶著各種勞動工具走進了外附校園,方慧勤老師背負著對家里的無限牽掛,指揮著中學部的災后重建工作:大到操場上被風刮下來的體育館屋頂、操場圍墻邊倒塌的大樹,小到每一個走廊的柱子、每一間教室的地面清潔,她都親自把關、事無巨細,在全體德育隊伍成員和暖心家長們的齊心協力下,一個上午的時間校園恢復了昔日的井然有序。
以校為家的軍嫂趙文莉
超強臺風“莫蘭蒂”剛過,天一亮,面對一片狼藉、滿目瘡痍的校園,學校發起了災后自救的義務勞動動員令。一夜未眠的趙文莉清晨第一時間便要往學校趕,她在擔心學校擔心她的化學實驗室呀。要知道,臺風剛過,想要出門都是件非常艱辛的事情——路上到處是倒伏的樹木、砸碎的玻璃、掉落的廣告牌、飛來的廢鐵皮等,別說交通工具了,連步行都難以找到可以下腳的地方。但是,焦急的趙老師還是心系學校,她一門心思往學校趕,私家車開不出來,沒有公交車可以搭,自行車也無法騎行,夫妻倆愣是徒步走了四公里趕到學校。
作為軍嫂,文莉老師一直都是游刃有余地處理家庭和事業的關系,做到家庭事業兩不誤。當我們清晨看到她帶著軍人老公一起出現在校園的時候,我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他們夫妻倆表示崇敬,趙老師只是謙遜的說“平時都是我支持他的工作,我們遇到困難了,他能來搭把手也是理所應當呀”,而趙老師的愛人在一旁也只是默默地低頭忙碌——多么樸實多么低調的老兵哥和軍嫂呀。
身先士卒的新教師劉冠鴻
剛剛入職我校才半個月的新教師劉冠鴻老師,臺風災情發生后,她便立即響應學校號召,及時組織本班家長參加學校的災后重建,她自己也不怕臟不怕累身先士卒投入到清理工作中。
災后自救現場看到一幕:一名壯漢拉著兩根粗壯的樹枝往外拖運,經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劉老師的愛人。原來劉老師的愛人對劉老師放心不下,當他聽說本班報名參加自救行動的多是學生媽媽時,當即表示這場合肯定有出體力的地方,他主動要求跟劉老師一起到校參加救災,而此時作為醫生的他剛輪到休息。
臺風災后,道路交通受阻,但一大清早,家住蓮花中學附近的劉老師和他的愛人,還是坐了將近一小時的公交車按時趕到學校帶領本班家長一起投入災后重建中去。正如熱心家長拍到的兩人同框的照片中,只一個脈脈的眼神便顯露了樸素、實干和親情。
?
揮汗如雨忙救災的吳玲莉爸爸
臺風肆虐后,學校成為了重災區,原本濃綠挺拔的樹木多數被吹倒,教學樓前的地面上倒下的樹木雜亂縱橫地躺在地上,果子散落一地,落葉也堆積成厚厚的一層,校園已沒有了往日的風華。
早上八點,學校就已經來了許多熱心的家長,他們一進學校二話不說就熱火朝天地開始清理起來。其中有一位家長雖然從頭到尾沒怎么說話,但卻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初一3班的吳玲莉同學的爸爸。他特地從家里帶來了一把砍柴刀,只見他手握砍柴刀,一個勁地把倒在地上的樹枝砍去,汗水已經濕透他的衣服,額頭上的汗水也無暇擦去任它不停地滴落,就這樣,一棵又一棵,倒下的樹木被切分開后被一一搬走。
樹被搬開了,地上的樹葉果子也清理完了,當大多數家長都離開學校的時候,這個爸爸并沒有讓自己停下來,而是憑他嫻熟的砍柴功夫,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做出幾個支撐樹木的丫杈,號召剩下來的幾個家長一起把倒下的小樹扶正,然后用準備好的布條將小樹干和丫杈綁緊,小樹最終被牢牢地固定,顯得挺拔而堅定。
美麗的校園又重新煥發她的風姿,因為有那些美麗無私的人,他們在學校留下了迷人的身影。
?
愛心卡車司機林鋼達爸爸
學校災后自救工作的倡議發出后,六年6班林鋼達父親林少藝第一時間響應,他開著卡車來到“救災現場”,將現場堆積如山的斷木一棵棵扛上卡車,運出校園,因臺風剛過,垃圾傾倒往何處大家還一籌莫展,林爸爸胸有成竹地說他有主意,原來他早已事先考察了堆放垃圾的地點。盡管中途暴雨如注,旁人不斷勸說暫時歇息一會兒,但依然冒雨清理災后現場,一鼓作氣將剩下的枯枝斷木一次次搬運上車并運走。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校園的斷木不斷地被清理出去了。泥巴裹滿褲腿,汗水雨水濕透衣背,他干脆脫光膀子上陣,風雨中依然有他堅定的背影。看著被清理一空的現場,大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幸虧有這部愛心卡車,否則都不知道怎么搬運這些被臺風劈裂的樹木。大家正要好好感謝這位不知名的司機時,卻見他載著最后一車垃圾默默離去,只來得及拍下他的背影。事后在班級群里多方詢問這位“幕后英雄”,方知他的真名。領導致電感謝時,他卻憨厚地說:“學校是自己的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多么樸實、多么感人的話語啊!道出了參加學校災后自救的四百多名家長的心聲。大災面前聚大愛,風雨過后鑄彩虹。
據悉,林鋼達媽媽也是校級家委會成員,平時積極參與學校工作,幾乎每次活動都是“全家總動員”。熱心樸實的他們是萬千外附家長的縮影,是學校的最強后盾,是學校的最美風景。
臺風無情,外附卻處處有溫情,家長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筑起了七色彩虹,讓臺風肆虐后的學校更“美”了!它美在重新呈現出的整潔校園,美在潛移默化的家校聯接,美在每一個外附人對外附的一片深情和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