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育良好風尚,營造干凈人文環境 1.著眼治本,提高市民素質。只有思想上干凈了,舉止才能干凈;舉止干凈了,城市才能干凈。我縣始終把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作為打造“全國最干凈旅游縣城”的主要目標,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廣大市民改正各種陋習,進一步增強環保、衛生、公德、文明意識。大力提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管住自己的“嘴”不亂吐、不亂說,管住自己的“手”不亂丟、不亂畫,管住自己的“腿”不亂行、不亂踩,培養新一代文明市民。此外,我們尤其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組織開展文明禮儀進學校、進班級、進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等系列活動,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常年開放青少年活動中心、愛國教育基地等場所,免費開放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營造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環境。 2.去粗取精,弘揚傳統文化。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對具有傳統建筑風格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重點保護修繕,做到修舊如舊、整新如舊。深入挖掘、整理和展示傳統民俗文化,傳承發揚梅林戲、儺舞、橋燈、上青古樂等具有濃郁泰寧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開辦了梅林戲傳承班,推出了三明首臺民俗歌舞劇《夢回泰寧》。挖掘泰寧北宋狀元葉祖洽、南宋狀元鄒應龍等“狀元文化”資源,以濃厚的“狀元文化”熏陶人,以優秀的“狀元品質”引領人,豐富了素質德育工作載體,提升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富有泰寧文化內涵、濃郁地方民俗特色、時代特色以及未成年人樂于接受、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依托山歌、曲藝、書畫、攝影、蘭花等14個協會,推動紅色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影響帶動更多人研究文化、傳承文化,形成了較為濃厚的文化氛圍。 3.長效持久,開展志愿服務。廣泛傳播志愿服務理念,大力弘揚志愿精神,積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成立了15支“泰美”志工服務隊,招募了百名老年人文明勸導員,充實社會監督力量,對環境衛生整治,進行督促檢查。先后組織開展了重大節慶志愿服務及傳統節日“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對孤寡老人、五保戶、困難戶等進行慰問;在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中,在縣市民廣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市民開展專科義診、食品安全宣傳、環保衛生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