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翟小學學生現場揮春送福。
■同安小學生校外創作,參與文明城市創建。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黃文水 通訊員 陳軍令)昨日,陽翟小學舉行“墨香兩岸,春滿千家”揮春送福活動,為周邊居民送出春聯上千幅。據悉,這是陽翟小學美麗校園創建的配套活動之一。“美麗校園共同締造,已在同安區教育系統全面鋪開。”同安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吳永紅介紹,各校以美麗校園創建為契機,以文化浸潤為精髓,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締造富有內涵的育人環境。
一天練筆兩三個小時
喧鬧中保持安靜的心
昨天下午,數百名家長涌進陽翟小學校園,感受濃郁書香。40多名師生代表現場揮毫,為家長和陽翟社區的居民送上新春的祝福。
“子夜羊隨爆竹去,曉晨猴駕春風來。”五年級學生黃俊濤書寫這幅春聯時運筆沉穩,頗具風范。他說:“我在家經常一天練筆兩三個小時,多的時候四五個小時。學書法,讓我能在喧鬧中保持安靜的心。”他說,學校里書法氛圍濃厚,班上很多同學都喜歡。
“學校在推動書法教育中非常用心,不僅老師寫得好,學生也寫得很棒,尤其是學生對書法的專注讓我感動!”到陽翟小學參加“兩岸共學”冬令營研討活動的臺北萬芳小學老師鐘曉薇說,她被現場學生們的書法熱情所感染。
“陽翟小學要締造文化校園、和諧校園、書法校園和智慧校園。”陽翟小學校長楊志現說,昨天的活動不僅檢驗了學校書法教育階段性成果,還讓學生走出校園,“小手拉大手”參與社區活動。今年,學校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立足特色品牌、德育文化基礎,結合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美麗校園,讓學生從中增強文化底蘊,提升文明素養。
結合地方文化特色
共同締造美麗校園
在同安區委區政府指導下,同安區教育系統以“育人為核心”,做好美麗校園創建工作,以書法藝術教育和美育為切入點,結合各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特色,開展美麗校園文化建設。
“美麗校園共同締造,堅持育人為先,最終落實到人才培養上。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廣闊的視野,以中華文化為滋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新人才。”吳永紅說,同安區以第二外國語學校、陽翟小學等10所學校作為試點校,帶動全區學校參與美麗校園共同締造。
“一墻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吳永紅說,美麗校園共同締造,重在環境育人。同安各學校與地方文化緊密相連,比如城東中學所在的蘇厝村是“鐘表鼻祖”蘇頌故里,該校創建以蘇頌文化為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吳永紅說,美麗校園共同締造,重在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自我教育“四維一體”的教育體系,比如第二外國語學校與省級文明社區蕓溪社區共建,通過共同締造、雙向互動,助推美麗社區建設,共建社區書院,推動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相融合,實現內涵發展。
![]() |
![]() |
責任編輯:文潔 |
- 2016-01-20同安文明創建成果顯現 城市管理長效常態機制正逐步建立
- 2016-01-19共譜和諧曲 同安蕓溪社區居民自編節目慶新春
- 2016-01-15同安發動獻愛心捐贈活動 300箱衣物運往甘肅涇原
- 2016-01-14同安:著力建設綜合性社區書院 打造群眾精神家園
- 2016-01-14同安:著力建設綜合性社區書院 打造群眾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