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巖:64歲老人的耕讀文化大觀園
2009年8月,張書巖年滿60歲退休回到漈頭村,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這一干竟然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心事業,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大好人,而名揚21個國家地區。
自費為古村美容--堅持不懈漈頭村原有4000多人,現全村不到千人。許多古民居沒人住成了危房,衛生極差。張書巖從村道衛生入手振興古村。他帶頭打掃村道,自費買來300多把掃帚分發給村民。受他影響,村民們養成了清理"門前雪"的習慣。因村大人少,衛生還是不盡人意。他就從每月的退休金中取出800元,聘請兩位村民協助打掃。一位老大爺是"五保戶",一位是年僅28歲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尿毒癥患者。這一義舉堅持四年多來,清潔了村道衛生,解決了這一老一少的生活問題。
光整潔還不夠,還要綠化。張書巖和弟弟購進珍貴的紅豆杉苗進行培育。經6年的努力,育出一萬多株紅豆杉,他將一部分用于村道綠化,另一部分用于公益事業。2012至2014年三年植樹節,總共贈送給屏南一中等全縣中小學,縣醫院等單位700多株紅豆杉,價值7萬多元。
照顧孤寡老人--自始至終村里有位80多歲的老人,解放初在部隊服役,退伍后"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根深蒂固,錯過了結婚年齡終身未娶。2010年10月,老人生病臥床不起,無人照料。老張知道后,為他送飯,修剪腳趾甲,甚至清理糞便,直至2011年底老人安祥過世。這一善舉,成為村里敬老愛老的美談。
擔任義務投遞員--持之以恒漈頭村距縣城5公里,郵件投遞由臨時工不定期服務。為方便群眾,張書巖承擔起義務投遞工作。起初,鄉親們見到張書巖背著"綠色郵袋"登門投遞,立即就伸手掏錢,聽到他"免費服務"的回答后,無不拍手叫好。如今,他的二兒媳接過了"綠色郵袋",成了他的接班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1-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0月"好人榜"結果揭曉
- 2014-10-28福安:慰問“見義勇為”好人林金清
- 2014-10-27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好人
- 2014-10-27做個好人 才能成為好人
- 2014-10-22廈門:KTV服務員撿萬元還失主 失主拿五千獎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