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歲客家老爹剪紙生意忙
“萬事順遂、年年有余、出入平安……”1月27日是連城縣文亨鎮馬年前的最后一個圩日,集鎮市場里文陂村82歲老漢羅榮坤的剪紙攤上生意紅火,他和老伴一邊忙著剪紙,一邊為赴圩置辦年貨的村民們介紹剪紙用途。客家的剪紙藝術充分反映了中土的民俗文化,連城剪紙的民俗文化頗為盛行,雖然有大量的現代工藝剪紙融入,但農村還是喜歡傳統的手工剪紙。羅榮坤年紀大、見識多,看到市場上手工剪紙少了,就在2年前辦起了剪紙攤,干起了婦女剪紙活,成為當地的剪紙老爹。通訊員羅展陽攝
新羅:除夕封井放甘蔗 初一吃素吃甜食
□ 溫連光
過年,是新羅區最大的節日,據史料記載,舊時龍巖(今新羅),大年三十,當晚必須把廚房里的水缸裝滿,因為到那天下午,水井已經封了,要到正月初二日才開井。開封取水的人必須是屬龍的,寓意為龍送水,當年井水水源旺盛不竭。新羅民間認為,正月初一是井龍王的休息日及井婆要梳頭,以井水為鏡,必須保持水面平靜,所以不汲水,有的地方還以米篩封井,認為正月初一這天將井水攪混,會使一年運氣不佳。時至現在,在東城、西城、西陂、東肖等地仍保留這種習俗。
除夕,新羅人習慣在房門后放用兩根用紅繩扎住的連根帶葉的甘蔗,寓意“靠壁堅”,家運堅牢長青,日子節節甜,同時阻擋邪煞進入。“甘蔗壓歲”十分講究,兩根甘蔗一定要勻稱,最好頭與尾一樣粗細,甘蔗一定要帶有葉子和蔗根,有好頭好尾,日子從頭到尾甜甜蜜蜜,,還有步步高升的意思。
大年初一早上,新羅人的早餐都吃素,俗稱“空心齋”,大多吃紅棗、花生、桂圓肉、蓮子、冬瓜糖等做成的八寶飯或甜線面湯,也有吃素油炒的韭菜、菠菜、芹菜、烏豆、豆腐等,也有煮糯米紅棗紅糖稀飯,表示一年到頭甜美過日子,也表達了人們敬佛之意和企盼來年日子富足、不用吃素的愿望。在萬安、江山等地部分村子,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戶戶在自家茶杯里放入紅糖、紅棗、冬瓜糖、花生糖,倒入開水,泡好甜茶,再由家中晚輩端著茶盤,向族中長輩敬茶、拜年,講些吉利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26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啟動 首日發出600份平安餅
- 2014-01-20春節期間鼓樓區將舉辦 80余場民俗文化節慶活動
- 2013-12-31民族禮儀之回族禮儀民俗的特點(圖)
- 2013-12-10沙縣民間民俗表演展魅力
- 2013-12-09龍海浮宮鎮“王醮年”民俗 時隔80年再結彩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