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共赴宴 樂享年夜飯 2014-01-24 10:09:2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省紅會和本報聯手推出的“補巢行動”,昨迎高潮:千名貧困孤寡老人歡聚一堂,席開百桌,提前過新年。 |
現場特寫 海都義工,“流水線”包裝年貨 日前,本報成立“海都義工組織”,得到眾多讀者響應,短短半個月,已有300多人加入。昨日,30名海都義工來到愛心年夜飯的現場,為老人提供各項服務。 在酒店入口處,莊作旺和陳銀嬌兩名義工為老人核實報名信息,發放入場券。有的老人口齒模糊,說不清報名手機號,有的老人耳聾,有溝通障礙,他們都耐心地一一予以處理,贏得老人們的交口稱贊。 在年貨打包處,20多位統一著裝的海都義工形成一條綠色的“流水線”,緊張有序地打包1000余份年貨。在“流水線”上,17歲的盧俊杰和同齡的鄭堃交上朋友。盧俊杰是福州十中的高二學生,和媽媽一起報名加入海都義工組織。他前天剛剛結束期末考試,昨天就和媽媽一起來當義工。鄭堃在大連楓葉國際學校讀高一,有較豐富的義工經驗。他寒假回福州,在本報官方微博上看到征集義工的信息,立即報名參加。 8歲小女孩李澤惠隨媽媽柳古前來,媽媽在“流水線”上包裝年貨,她便蹲在地上收拾垃圾袋,成為現場最年幼的“編外義工”?,F場有多位母親帶著孩子前來當義工,大伙共同努力,1000多份年貨順利裝包、發放。 □記者手記 莫讓老人“空巢”過年 作為社區記者,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社區人物,處理大大小小的社區瑣事,從未像啟動年終“溫暖過年·補巢行動”以來,內心五味雜陳。 大寒天氣,仍睡著涼席的七旬依姆,讓我們倍感辛酸;寒風凜冽,彎腰背起殘疾依伯,帶他下樓就醫的義工,又讓我們滿懷溫暖;還有那些來電索取貧困老人聯系方式,隨后默默送上急需物品的普通市民,讓我們堅信,這個社會并不冷漠。 在苦難中,老人們仍保持著堅強和樂觀,生怕麻煩別人,對一點幫助連聲道謝。生活在臺江的郭麗華,今年62歲,她說:“如果我總想著命運的不幸,就不能走出悲傷的情緒,要永遠在別人憐憫的目光中生活。與其這樣,不如微笑面對生活中的苦難?!?/p> 不管老人表現得再堅強,我們仍可從他們落寞的眼神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陪伴和照顧。特別是在新春佳節里,窗外是萬家團圓的燈火,面對冰冷的屋子,他們內心的酸楚和孤獨不言而喻。對他們來說,比貧困更可怕的,是生活里難覓溫暖。正因為如此,我們,以及廣大義工的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 同樣的,很多空巢老人,他們渴望在外地的子女能夠回到身邊過年,但全心全意愛子女的他們又怕耽誤子女的工作,怕給子女添麻煩,不肯輕易開口。新年到了,如果您的家中還有父母,請盡量回家,一家人暖暖和和過個年,請不要讓他們“空巢”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