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八大·身邊的十年(3):健身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2-10-31 11:16? 盧金福?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2010年開始,福州市政府對白馬河進行了重新整治,修建了白馬河木棧道,并新增了健身器材,黃大爺健身有了好去處。目前,福州的健身路徑遍地開花,“十一五”以來,福州市先后投入4.8億元建設2837條健身路徑、38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活動中心、1577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8平方米。 |
瓊東河畔成了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在健身中尋找樂趣 今年73歲的黃大爺,頭發已經泛白,但雙目仍然炯炯有神,身姿挺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年輕時,黃大爺還是一個運動健將,曾參加過單位組織的各項運動比賽,還拿過獎,但退休后,離開了“組織”,生活落空了不少。 “剛開始有幫兒女帶過孫子,后面孫子也長大了,只能呆在家里,看看電視,約幾個好友出門走走。”黃大爺說,十年前他能參與的健身運動并不多,只能偶爾結伴前往森林公園和鼓山一帶爬山。 2010年開始,福州市政府對白馬河進行了重新整治,修建了白馬河木棧道,并新增了健身器材,黃大爺健身有了好去處。 近日,記者在白馬河看到,這條修建不久的步行道北起西湖,南至閩江公園,長7.4公里,有不少周邊的居民都喜歡在這里做運動。在靠近斗池路的一個健身路徑里,有些居民在健身器材上揮灑汗水,還有些居民則在下象棋,激蕩頭腦。 “通過運動認識了不少附近的居民,聊聊家常,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樂趣。” 黃大爺說,健身不僅可以強健體魄,也豐富了老年人的業余生活。 據了解,福州發揮“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閩江環抱、內河交錯”這一特色優勢,全面建設城市登山道,在100多條內河兩岸打造安全舒適的“慢行系統”和“親水廊道”,形成了“點、線、面”有機聯系,景觀、生態、文化和健身充分融合的綠網體系。2011年在白馬河、晉安河、安泰河和解放溪等內河建設沿河步行道40千米。2012年全面啟動沿江沿河“慢行系統”建設,將在福州光明港公園建成沿河健身步行道20千米、自行車綠道10千米。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