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風化俗,創新機制顯成效
成風化俗,在服務群眾中引導和凝聚群眾,新時代文明實踐正逐步走進全縣百姓生活、滋潤百姓心田。如何確保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我們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廣泛發動力量,有效調配資源,不斷完善工作網絡,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陳祿陽說。
沙縣建立健全“137”組織架構,“1”即實行縣、鄉(鎮、街道)、村黨組織“一把手”工程,縣委書記擔任縣中心主任,12個鄉(鎮、街道)所、185個村居均分別成立文明實踐所、站,鄉(鎮、街道)、村書記擔任所長;“3”即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陣地功能;“7”即整合7個志愿服務平臺。
建立“1712+”志愿服務隊伍體系,是沙縣又一體制機制創新。縣中心成立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7個平臺分別設立由牽頭單位負責人為隊長的志愿服務隊,12個鄉(鎮、街道)設立由書記任隊長的志愿服務隊,各鄉(鎮、街道)、各平臺根據工作實際和群眾需求,組建特色志愿服務隊。
推行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級運行”模式,直面群眾開展宣傳、服務工作,文明實踐活動更精準、更高效。
“我擔任鎮文明實踐所所長和志愿服務隊隊長,可以統籌全鎮資源,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活動,老百姓更歡迎、更接受。”夏茂鎮黨委書記謝榮年說。
在摸索中前行,在實踐中完善。沙縣將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納入專項考核,實行“每月一次調查摸底、一次項目發布、一次工作小結、每季一次督查、每年一次總結”,推行“網上+網下”的“定制+訂單”項目生成機制,探索推廣“站聯點、點聯戶”工作模式……
文明實踐蘊新風。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體系,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