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國之前需要做什么準備?如何獲取全面、準確、詳細的境外安全信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在國外如何保持文明旅游?……活動現場的展板上,將出國前應做好的11項準備和出國后應注意的9大問題逐一羅列,為旅客提供指南。7月5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出境大廳里排起了長隊。30多名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發放資料,宣傳境外安全知識和文明旅游理念。這是2019年“湖北省安全文明出境游宣傳月”系列主題活動之一。(7月8日《湖北日報》)
湖北這場“安全出行、文明旅游、領保護航”現場宣介活動,對于在場的每一個即將走出國門的游客來說,不僅是一場提醒的“文明及時雨”,更是教育游客做一個彬彬有禮、尊重其他國家文化習俗的素養課。
走出國門,每一個游客不能再簡單歸為個人,而是團隊、國家、民族的象征。從以往境外旅游的事例中,雖然大多數人能遵守文明,用自己的行動為祖國加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言語不通,遇到問題不會求助,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讓我們的文明遭人詬病。比如,有的人因為看不懂景區的要求,將垃圾分錯了類,有的在規定不能使用相機的地方用起了閃光燈,被處罰不算還使得文明丟了分,等等,如今,在每個游客出境前,再一次將旅游中要注意的事項進行提醒說明,對于游客在境外恪守文明、注意安全就多了一份保障。
文明旅游需要老生常談,更需要警鐘長鳴。出境旅游有專業人士進行培訓講解文明要領、安全問題,對于大眾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將會大有幫助。眾所周知,走出國門,無論是安全還是文明都是一體的,二者密不可分。若不能提前了解當地的習俗和特殊規定,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會引發誤會,觸發文明的爭議。另外,再加上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文化,要更好的隨鄉入俗,就得懂人家的規矩。例如,在一些阿拉伯國家,隨意飲酒、左手遞東西、摸別人的頭等舉動,會被視為不文明行為。相信很多游客了解了這些習俗之后,肯定能做得更好,不會再因為不了解而造成文明的誤解。
對于文明和安全的提醒,只有先了解清楚,才能更好展示中國人的良好形象。同時,對于即將走出國門旅游的人來說,文明提醒是一份善意的幫助,更是一份真誠的關愛。無論是幫助我們提前下載文明的小程序,還是尋求幫助的要領,都告訴大家,在國外遇到困難不要慌,要冷靜,只有增強了安全意識,增加了文明素養,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文明出游落實到每個游客的行動中,用行動為文明中國加分!(福州文明網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