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6日舉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東莞分會場活動”上,廣東省東莞市文明辦現(xiàn)場設置了“文明東莞 從我做起——東莞文明有禮18條”的文明倡議大型宣傳展板,向廣大東莞市民發(fā)出“守規(guī)矩、講公德、愛家園”的“東莞文明有禮18條”倡議。(5月6日東莞報業(yè)全媒體)
“文明駕駛,車讓行人”、“衣著得體,言語文明”、“家庭和睦,孝老愛親”……“東莞文明有禮18條”并沒有空洞的高喊文明口號,而是著眼于每個人身邊的小事進行文明倡導,讓人能夠記得住,也容易做得到。同時輔以生動的漫畫,讓老人和孩子都能夠看得懂、學得來,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形成推動文明的更強合力。這種緊貼生活、很接地氣的文明倡議,抓住了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的關(guān)鍵主體,能夠促進更多人的文明實踐,推動文明風氣的培育與養(yǎng)成。
文明不僅是要持續(xù)改善城市面貌、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優(yōu)化生活環(huán)境,更是要提升每個人的思想道德認識和行為水平。每個人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從小事做起、讓文明入腦入心,是提升文明境界的重要基礎。駕駛、停車、乘梯、愛護公物、講究衛(wèi)生等等,這些都是人們?nèi)粘I畹募毿≈帲總€人都會遇到,但真正留心自己行為是否文明的還不夠多,有的人會認為這些不過是小事,并不能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對自己的行為不注重、不反思,如果人人都抱有這種隨意的態(tài)度,那么不文明現(xiàn)象就會隨處可見,社會的文明進步就無從談起。
魯迅曾說過:“中國欲行事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是舉。”立人是文明進步的第一步,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喚起每個人內(nèi)心里對文明的認知與尊重,促進每個人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讓踐行文明成為社會風氣。當越來越多人能夠做到“守規(guī)矩、講公德、愛家園”,文明的接力棒就會傳到更多人的手中,文明風氣就能夠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營造一個秩序井然、文明有禮、徜徉美德的社會環(huán)境,能夠讓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倍感舒適,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初衷和目標。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激勵,讓人們都能夠把文明融入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告別陋習,提升修養(yǎng),社會就會越來越進步,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就會越來越融洽。當每個人都能夠自覺的做文明的踐行者、倡導者和傳播者,文明的大樹就會枝繁葉茂、綠樹成蔭。(龍巖文明網(wǎng) 衡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