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區召開2019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
文明風2月27日訊? 2月22日,薌城區召開2019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學恒、副區長藍碰金、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湯如旭、區政協副主席楊美戀出席會議。
會議回顧了2018年薌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效,并提出2019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一是核心價值觀廣為弘揚。投入150萬元對市區26條主次干道、5條商業街區進行整體公益廣告設計,全面提升全區公益廣告品味和檔次。二是文明創建成果豐碩。成功摘得第五屆“省級文明城區”桂冠,助力漳州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推選產生129個全國、省、市級文明典型,10戶家庭榮獲首屆省、市級文明家庭。三是道德引領深入人心。圍繞打造“好人之城”品牌,楊麗萍、黃燕斌榮獲2018年漳州市道德模范表彰,石亞明榮登“福建好人榜”,讓廣大干群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四是文明風尚蔚然成風。組建265支志愿服務隊、7萬多名志愿者經常性開展活動,林世波、龍溪獵鼠隊、漳州義工協會等獲省級“四個最美”志愿服務榮譽。五是未成年人工作開拓創新。組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實踐活動,舉辦“陽光心靈,快樂成長”等家庭教育公益巡講140場次;廣泛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活動,累計幫扶資金達50多萬元;天寶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被評為省級優秀鄉村學校少年宮。六是城鄉環境更加宜居。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六大行動”,相繼打造出珠里村、過塘村、下高坑村、后園村4個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區級以上文明村鎮創建率達58%。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我們爭創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的關鍵一年。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任務使命,為富美新薌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一是圍繞主線,開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要抓好公益廣告常態化工作;要辦好“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要做實道德模范評選和學習宣傳。二是突出重點,力促創城工作常態化。改變考評模式,由年終綜合考評改為每月一次暗訪測評,重點考查市容市貌、秩序管理、宣傳氛圍、主題活動和特色指標五個方面,每月一排名,作為年終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三是守正創新,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要持續深化各類基層文明創建;要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要摸索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要繼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全力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專業化。
會上,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學恒指出,要著眼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他強調:一要抓好核心價值觀引領這個關鍵。我們要保持定力、耐心和韌勁,在“長”和“常”上下功夫,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開展“時代新人”主題宣傳,形成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的生動局面。要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貫穿國民教育、文藝精品創作、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治理和政策法規制定之中,走進群眾日常生活。要推動公益廣告立體式、全方位、常態化刊播,加強“一村一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讓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融入日常、走進生活。要加強抖音、短視頻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利用和引導,創新話語表達和呈現形式,用正能量占領新媒體陣地。二要抓好思想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思想道德水平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要認真貫徹即將頒布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弘揚漳州“五種精神”,組織“遠學谷文昌、近學廖俊波”活動,開展時代楷模、八閩楷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選樹和學習宣傳,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好少年”等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開展道德領域和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完善懲戒失德行為常態機制和社會征信體系,形成扶正祛邪、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三要抓好精神文明創建這個載體。堅持為民利民惠民,推進創建內容、考評方式、管理模式、工作機制等改革創新。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創建為牽引,開展“中心城區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動,統籌推進文明村鎮、單位、家庭、校園創建。廣泛開展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推進文明出行、交通、旅游、餐桌、觀賽等活動。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策劃開展主題志愿服務行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和“廁所革命”,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補齊“精神短板”,推動貧困地區群眾口袋腦袋“一起富”、物質精神“雙脫貧”。(薌城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