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擺哈。春節已過,大家外出打工,都要遵紀守法,將文明帶在身邊……”貴州市赤水市富順村村支書李安林詳細講著哪些問題不能沾、什么活動不該參與。村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頻頻點頭贊同。近日,記者在赤水市石堡鄉益群村采訪時,感受到這場文明實踐宣講活動,臺上的人講得深入淺出,臺下的觀眾聽得津津有味。(2月19日《貴州日報》)
“通過宣講,大家明白了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的意義,都積極參與。道路干凈了,衛生改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和諧了,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這是村民 陳其良對村里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真實感受,他的感受也是大多數村民的心聲。群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有這樣的要求,主講者就要用貼近他們心靈的話語為他們講解,這樣才能讓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受益。
因此,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是簡單地開一場會,也不是請人來做個講座,或者是將基礎群眾圍在一起看一段教育片,也需要通過“拉家常”“擺龍門陣”等方式將黨的好聲音、精神文明建設的要義等滲透到群眾的生活當中。這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才能更好地提升基層群眾的文明素養,在有效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中,聆聽黨的好聲音,有序地開展各項服務。這樣的文明實踐才能觸及群眾心靈。
誠然,“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才能讓群眾更入心。群眾關心什么,我們的文明實踐活動就結合黨的方針政策,將文明實踐活動往那個方向引領。鄉村建設中,哪些方面存在“短腿”需要拉伸,我們的文明實踐活動就往這些方面開展。就如赤水市圍繞“九大工程”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即理想信念引領、文明習慣培養、人居環境改善、陳規陋習革除、法治教育提升、榜樣典范品牌等,把文明實踐活動貫穿于全縣的各項建設,這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盡快樹立良好的文明氛圍,讓全縣每個人都能成為“奮進赤水人”。
接地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效能更佳。我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滿意感、幸福感。因為,常態化、精準地、接地氣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才能讓群眾喜歡參加這樣的活動,對于活動的內容更加入腦入心入行。要真正形成這樣的效應,就要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同步推進,才能更好地幫助群眾從新時代文明實踐激起奮斗的精氣神,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才能成為基層群眾的“精神加油站”,為工作和生活帶來新的能量。(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