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2日訊? 長樂玉田鎮從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做起,從整治婚喪大操大辦抓起,引導農民群眾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
一、以良好環境滋養文明新風。把建設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作為移風易俗的基礎性工作,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危房改造及人居環境改善工程、農村飲水工程、農村改廁工程,有效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垃圾專項治理,修建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密閉收集池、污水管網,配備垃圾轉運車、手推車、中轉箱、垃圾桶,環衛基礎設施基本實現村居全覆蓋。打破鄉鎮區域界限,優化農村垃圾轉運模式,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分11個片區實施就近集中轉運,實現垃圾“日日清”。定期開展“縣評鎮、鎮評村、村評組、組評戶”逐級清潔評比并公示,讓農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提高環境意識。
二、以宣傳教育倡樹文明新風。充分利用標語、文化墻、宣傳單、廣播、宣傳車等方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相關規定,做到家喻戶曉。對先進經驗、先進典型進行集中宣傳,弘揚正能量。同時,用好反面事例教育引導,對查處的典型案例和人員及時予以曝光,發揮“懲處一起、教育一片”的作用。運用紅白事巡查的方式,及時制止和糾正大操大辦行為,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算明帳”的方式勸導群眾,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大操大辦。
三、以重點人群引領文明新風。一方面,突出“關鍵少數”。將“公職人員、村居干部、普通黨員”三類人群作為重點對象,明確黨員干部不準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不準借機請客斂財,不準違規參與和送禮。對違反者,按規定進行相應處理,違規收受的禮金予以追繳。另一方面,引導“絕大多數”。把禁止紅白事大操大辦的具體要求納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層層落實責任,規范約束村民行為,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引導村民摒棄攀比心理、樹立正確人情交往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