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青村 折紙課堂
文明風1月9日訊(通訊員陳峰 蘇劍玲 謝黎明)近年來,城廂區婦聯堅持以滿足兒童需求為導向,以優化兒童成長環境為重點,創新開展兒童之家建設工作,全區40個城鄉兒童之家為孩子成長助力。該區的兒童之家作為全國婦兒工會的重點項目,先后兩次獲得全國示范縣區的榮譽稱號,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又一品牌。
兒童之家成樂園
12月22日,正是周末時間,走進太平社區兒童之家,寬敞明亮的空間里,幾個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書籍、滑梯、木馬、樂高等學習和游樂設施,讓兒童之家散發出溫馨的味道。
太平社區兒童之家與社區居民的活動室有機結合起來,每個周末,家長們都會帶著孩子到這里來。兒童之家不但為孩子們的閑暇時間提供了去處,也為家長提供了社交的平臺。除此之外,每逢重大節日及活動,兒童之家都會結合相關主題,以“兒童+家長”的形式,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今年暑假以來,社區舉行了水質知多少、學法用法與法同行、防火災保安全、健康飲食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太平社區負責人表示,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為孩子們的節假日增添樂趣,讓他們在學習之余有更好地放松方式,也增長了孩子們的見識。
“不僅僅是太平社區,城廂區城區內18個社區均建立起了兒童之家。”城廂區婦聯主席陳穎珊告訴記者,兒童之家以“健康兒童、快樂成長”為宗旨,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衛生、教育、社會心理支持等服務,保障兒童閑暇和娛樂的權利。城廂區兒童之家是從2013年開始建立的,第一批建設了萬輝社區、華亭鎮澗口村、云峰村、東海鎮上亭村、大埔村、常太鎮馬院村、松峰村、靈川鎮桂山村等8個兒童之家。
記者了解到,在不同社區的兒童之家里,配置有滑梯、木馬等各類適合兒童的游戲設施,積木、樂高等適合兒童的玩具以及適合兒童閱讀的各類讀物。不同的社區還根據各自社區的場地、特點,加入一些特色用品,比如乒乓球桌、羽毛球網等體育健身用品,電子琴、尤克里里等樂器。每個兒童之家的運行、管理、衛生保潔、設備維護等,都由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家長委員會以及兒童委員會共同承擔,并且要求參與的志愿者應具有崗位所需要的管理及心理疏導等知識,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責任心。每周的開放時間不少于20小時,開展各項工作時還應充分吸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與其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為兒童之家的運行營造良好的環境。
陳穎珊表示,通過建設兒童之家,整合各類資源,使兒童之家建設更加規范化,配套設施更加到位,不但拓展兒童校外活動陣地,還能夠減少家長接送的麻煩,讓孩子們更容易融入社區的大家庭中,成為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基地。
城區鄉村齊發展
彈電子琴、堆積木、打乒乓球、玩滑滑梯……華亭鎮澗口村便民服務中心內的兒童之家,成了孩子們玩耍的快樂之家。
兒童之家的建立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好評。“課余時間孩子們多數沉迷于看電視、打游戲,我們十分苦惱,現在建立起兒童之家,孩子們有了一個好去處,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也能增長知識,我們家長都非常支持。”該村一位村民表示。
“全區目前已建立了40個兒童之家,其中22個分布在鄉村。”陳穎珊介紹,開展農村兒童之家建設是婦聯系統貫徹實施莆田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關愛工程,鄉村兒童之家為鄉村兒童營造了溫馨快樂的學習、娛樂場所和成長平臺。
今年端午節,一場“爸氣十足、愛在端午”的活動在東海鎮蔡厝村的兒童之家舉行,孩子們包粽子、為爸爸們過父親節,其樂融融。
10月份,在澗口村的兒童之家,孩子們參與了一場“樂山好水、青春護綠”的活動,現場領養花草、觀看木蘭溪治理視頻、畫出心中美好家園,孩子們宣誓要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從自身做起,為美麗莆田建設奉獻力量。
11月份,在常太鎮東青村,30多個孩子和家長一起參與了“紙上千秋、巧手成才”折紙主題活動。孩子們在折紙老師的指導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折出各種各樣的折紙作品,快樂滿滿。
“建家”旨在“用家”。今年以來,城廂區已在鄉村兒童之家舉行了十幾場活動,通過主題各異的活動,鄉村兒童之家基本實現了集“親子家教場所、校外娛樂陣地、社會關愛網絡”三位一體的社會功能。
記者了解到,城廂區兒童之家的建設仍在繼續,將逐步實現村村(行政村)建有兒童之家,讓更多孩子受益。
創新服務新渠道
12月1日,城廂區婦聯組織啟明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中心社工,走進鳳凰山街道南園社區,開展“七彩童年、琢玉成器”兒童之家項目之一——青春防艾愛享青春活動,讓該社區孩子們學習了預防艾滋病的各種知識。
而在此前,“七彩童年、琢玉成器”兒童之家項目還在城廂區的18個社區和10個村舉行了多場主題活動。
為強化城鄉社區兒童的教育服務和管理功能,今年5月起,該區婦聯引導啟明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走進兒童之家,購買面向兒童的關愛服務活動項目,實施為期7個月82次的系列活動,促進兒童福利、衛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法律等服務進社區(村),為兒童之家的活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城廂區是全市第一個以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兒童之家舉辦活動的區。”陳穎珊介紹,該項目依托社區(村)、整合社區(村)資源建立兒童之家、開展社區家長學校講座等,動員社區(村)學校、醫院等服務機構、社會團體和志愿者參與兒童教育和保護,做好兒童假期和放學后的教育、服務、管理等工作,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也就是說,啟明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中心必須在全區18個社區、10個村,根據轄區特點、重要節日節點,策劃組織開展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活動82場次,豐富社區(村)周邊兒童、兒童家長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2場次/社區,10個村兒童之家各1場。
啟明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楊圣煒介紹,項目通過“社工+義工”雙工聯動模式,為社區開展環保教育、健康安全、親子互動、自我成長、能力塑造、法治宣傳、道德教育系列活動,打造兒童之家與社區家長學校特色服務。截至12月8日,依托服務中心,城廂區已經開展了82次各類主題活動,共計服務2558人。
不斷推進加快覆蓋,創新機制提高服務,兒童之家是暖心之家。以“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目標,城廂區以“貼近兒童、方便兒童、吸引兒童、服務兒童”為標準,著力打造美觀、溫馨、舒適、孩子們喜愛的家園,打通為兒童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呵護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