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集體婚禮現場(惠安文明辦供圖)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俗事省辦…省下錢來做公益,全市 “不比闊氣比公益”已蔚然成風。今年來,泉州市移風易俗工作上下齊治、左右共治、德法兼治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制度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正朝著由點到面、由表及里、從治標到治本的方向發展。
“全市移風易俗具體要求納入村(居)規民約的達95%,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知曉率、認同率不斷提升。”泉州市委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各地的群眾移風易俗觀念日益增強。
據華僑大學發放1371份移風易俗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75.91%的受訪者對大辦酒席持反對態度、71.3%的受訪者對婚嫁鋪張持反對態度、81.11%的受訪者對做法事、驅鬼等封建迷信做法持反對態度;2018年11月份,泉州調查隊電話問卷調查1200戶群眾對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俗事省辦的支持率達97.9%、滿意率達93.8%;2018年12月份,泉州電信呼叫中心電話問卷調查1300戶群眾,支持率升為99.64%、滿意率上升為99.45%。
通過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關鍵少數”示范帶動,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據去年12月份上報統計數據,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文明鄉鎮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達100%。晉江市公開曝光了2起炫耀嫁妝事件其中一起系知名企業家、人大代表所為,起到“讓要面子的人沒面子”的道德審判和輿論懲戒作用。安溪縣規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辦宴桌數控制在25桌以內,違反者不作為下屆候選人提名。
目前全市 “不比闊氣比公益”已蔚然成風,晉江、石獅、南安、泉港等地儉辦、少辦宴席節約的資金捐贈村老人協會、愛心食堂、敬老院已成常態。
“過去,晉江、石獅等地舉辦婚事一場平均花費近40萬元,目前只需十多萬元。”泉州市委文明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來泉州市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婚事簡辦觀念深入人心,婚事大操大辦、炫富攀比之風得到控制,各地喜宴超時開席的現象得到較好扭轉。
據了解,目前全市大部分地方治喪時間控制在3天之內、出殯陣頭(仗義)控制在兩至三陣,喪事經濟負擔、人情消費和精力消耗大為減輕,文明治喪漸入人心。
泉州市鯉城區去年8月起試行喪事擾民網格化綜合治理后,準確掌握治喪信息,完成380起喪事的申報工作,落實事前告知、事中監控、事后追蹤要求,查處喪事占道搭棚31起,處理噪聲擾民18起;石獅、晉江、惠安等地因縮短時間、縮減陣頭,喪事一例平均節省5000元以上;晉江市深滬鎮今年來把漁家傳統喪俗從“十天半月,上不封頂”變成“不過五日,倡導三日”, 使喪事民俗費用減少了一半左右。
此外,曾肆虐于泉州一帶的“普渡、佛生日”大操辦歪風得到有效控制,“大敬普渡神、大擺普渡宴”等陋俗漸被“文體活動日”“公益慈善日”“志愿服務日”所替代。(本網記者 王嬌榕 通訊員 洪玲玲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