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三包”進課堂
文明風12月12日訊? 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營造整潔靚麗的市容環境。連日來,華安縣市容管理處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活動,清除“牛皮鮮”,規范經營秩序,整治占道經營,疏導流動攤點,為廣大群眾創造清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創建氛圍。華安縣市容管理處充分利用電視、微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通過“門前三包”進校園,倡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門前三包”工作中來,共同抵制不文明行為,在全社會營造創建“門前三包”的濃厚輿論氛圍。廣大城管隊員通過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傳播文明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在全縣范圍內形成“講文明,守秩序”的良好風尚。
二是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華安縣市容管理處強化服務理念,和諧城管商販關系,堅持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在開展城管執法工作的同時,為廣大市民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堅持“主動服務、合理安置”為原則,通過設置建行臨時過渡市場,合理安置流動商販,全面整治占道經營,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執法隊員們采取蹲點、巡線、突擊檢查、錯時執法等方式,加強對早中晚高峰時段的管理工作,不給違法行為留下盲時、盲區,確保從時間、空間上實現全方位、無縫隙管理。
三是創新執法方式,堅持鐵腕整治。華安市容管理處不斷探索新的執法方式,借鑒先進城市管理經驗,結合工作實際和法律適用規范進行創新提升,探索推行“非接觸式執法”方式,有效化解了與商販之間的矛盾。在執法過程中,依托執法記錄儀以及社區工作人員、熱心市民等“第三方”證人,在查處上述違法行為現場,通過采集影像資料、詢問“第三方”證人、查詢經營戶信息等多種取證方式構建完整的證據鏈、確認違法事實,據此對不配合調查的當事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使執法現場態勢平穩可控。同時不斷加大市容環境整治力度,堅持集中整治與不間斷巡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占道經營、門前臟亂差、亂貼亂畫、私搭亂建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整治。對情節輕微,初次違反者,進行批評教育;對不聽勸阻,拒不整改者,充分運用罰款、暫扣等行政處罰手段予以重罰。
城市的文明,取決于市民的文明。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既需要城管隊員齊心協力,更需要廣大市民的參與和配合,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實際行動彰顯文明,扮靚富美新華安!(華安縣市容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