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務服務“愛心家園”行動,實施“聚民”工程。以轄區單位黨員、離退休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轄區居民為主的志愿者隊伍,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農民工及其子女、關愛殘障人士、便民利民、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健全志愿者服務活動制度和志愿服務激勵機制,提高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社區建設,要服務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爭當絕對忠誠的表率、擔當作為的表率、服務群眾的表率和廉潔自律的表率,時時、處處、事事替群眾著想,切實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當好“小巷總理”,要全面掌握群眾真實想法:切實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牢記心間,努力使工作符合實際、體現民意、順應民心,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群眾著想,把群眾的事當作自身的事,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找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思路和辦法;大力弘揚“滴水穿石”、“馬上就辦”等優良作風,多傾聽基層聲音,多到群眾當中去問需、問計、問效,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當好“小巷總理”,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切實發揮社區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社區黨組織作為黨的最基層的“神經末梢”,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毛細血管”,也是連接黨心民意的“橋梁紐帶”,更是服務群眾、檢驗黨員作風的最前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著力把社區黨組織這個“神經末梢”建好建強,打造成為黨的堅強戰斗堡壘,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社區黨員干部作為黨的最基層干部,充分發揮黨員在參與社區建設、服務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
當好“小巷總理”,要善于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社區居委會就像一根扁擔,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百姓,工作千頭萬緒,方便群眾,扶貧濟困,和諧社會,更需要為民情懷的“小巷總理”,不因崗位卑微而忽視了自己的為民使命,不因婆婆媽媽的事務而情緒厭倦,更不因種種困難而退縮,而必須以社區為家、以居民為親人,像持家那樣,認真細心地管好社區,“留下一家怨,換來百家安”,社區干部只有把自己的美麗青春化作了對社區居民深深的愛,才能見證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公而忘私、無私奉獻,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