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9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社區居委會,作為國家最基層的行政單位,卻擔負著為民服務最重要的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社區居委會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使命、擔當作為,以服務社區、方便居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黨建”為統領,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五心”家園,實施“五民”工程,進一步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區工作資源,努力推動打造和諧社區水平,確實堅持人民至上,當好“小巷總理”,為大田縣創建新一屆省級文明縣城獻計出力,多做貢獻。
打造服務群眾“貼心家園”行動,實施“便民”工程。建設“便民服務站”,設立了集黨群服務、民政救助、綜合治理、勞動保障、計生服務、綜合窗口等6個便民服務窗口,實現了黨建、計生、低保、殘聯、物業、司法調解、養老醫療保險、流動人口管理等28項內容的便民服務。設立“民事代辦崗”、“服務模范崗”和“黨員先鋒崗”,使其成為社區收集信息的中轉站,方便居民群眾辦事、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社區建立功能完善的“三社聯動”服務平臺,強化“便民服務站”建設,推行集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加強與轄區服務網點的聯絡,制作便民利民聯系卡,幫助居民做好家政服務、居家養老、托老托幼、商品派送等居民所需所盼的服務,讓居民時刻感受到社區服務的貼心、便利。
打造服務群眾“暖心家園”行動,實施“助民”工程。針對社區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單位“共駐共建”活動,大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點亮社區困難居民的“微心愿”活動;與社區重殘人員結成“暖心對子”,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等形式,經常性地為弱勢群體開展精神慰藉、交友談心等服務,了解近況,使其能保盡保,讓困難居民及時得到幫扶救助。
打造服務群眾“樂心家園”行動,實施“娛民”工程。社區干部發揮帶頭作用,在重大節日開展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如春節元宵民間游園活動;清明踏青活動;慶“三八”婦女爬山活動;“五一”居民才藝展活動;“端午節”包粽子送溫暖活動,以及慶“七一”廉政文化活動,九九重陽登高活動,這些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了互助友愛、溫馨和諧的鄰里關系。舉辦道德講堂或文化講堂,同時社區開放“電子閱覽室”和“社區圖書室”,方便轄區居民娛樂休閑,營造居民喜歡的“樂心家園”。
打造服務群眾“安心家園”行動,實施“安民”工程。以創建平安和諧社區為目標,全面落實“社區網格化”管理制度,實行由街道包社區干部擔任網格“指導員”,社區干部擔任網格“協調員”,轄區居民、物業工作人員、小區保安等為監督信息員的“一格三員”網格化服務模式。實行社區黨委成員帶頭分片包戶、帶頭包重點復雜片區制度,同時深入開展“五民百家”活動:一是“民情信箱”傳百家;二是“民情服務熱線”通百家;三是“民情信息員”走百家;四是“民情日記”記百家;五是“黨群連心卡”連百家,進一步察民情、曉民意、解民難、排民憂、聚民心。對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進行商討,做好疏導、調處工作,共同維護讓居民放心的“安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