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1日訊(福建日報 王學峰)“你生在鼓山腳,我長在東街口,你為老幼讓個座,我為愛心牽個手……”夏秋時節,一曲《福州道德新風歌》不時在榕城的大街小巷響起。歌曲中描繪的文明新風,正吹拂在福州各地——
7月18日,從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會上傳來好消息:鼓樓區在省級文明城區三年總評中榮獲全省第一名,長樂區和永泰縣、羅源縣新獲評為省級文明城區(縣城)。目前,福州共有11個省級文明城區(縣城)、56個省級文明村鎮、300個省級文明單位(含社區)……
放眼全國,福州的文明氣象依然璀璨奪目——以優異成績通過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和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暗訪檢查,連續三屆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此外,全市17個村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30個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邁進新時代,文明創建踏上新征程。福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開拓創新,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城鄉共建共享文明成果,樹立起崇德向善的新風尚,匯聚起城市發展的正能量。
“千軍萬馬”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田間地頭拉家常,工廠車間議發展,校園課堂談感悟,社區廣場話未
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有福之州,無論是市領導,還是基層宣講員,都通過各種宣傳活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帶到第一線。
當下,福州市正在實施基層理論宣傳“千軍萬馬”工程,以培養千名宣講員、組織萬場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宣講活動為重點,興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熱潮。
臺江南仙茶攤開設充滿蝦油味的理論課堂,長樂打造榕樹下的百姓社科理論講壇,閩侯“首邑講壇”把名家請到“家門口”……“千軍萬馬”工程開展以來,全市形成了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宣傳貫徹體系。
“時代楷?!眳伍坯?,30年如一日,用師道大愛立德樹人,將群眾路小學由一所普通小學打造成全國和諧校園先進校;“全國最美志愿者”錢宏偉,堅守24年的公益之路,幫扶群眾已達上萬人……一個個身邊的榜樣,引領新時代的文明新風向。2015年以來,福州市共有33人獲選市級以上道德模范;1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40人入選福建好人榜,在全市樹起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新風。
此外,福州市還制定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扎根群眾心靈。如今,近兩千個道德講堂、百姓講堂、文化講堂,成為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力軍;入選全國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20首主題歌曲的《福州道德新風歌》,在全市激情廣場、公園街巷廣為傳唱。
創建為民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福州堅持“以人為本、創建為民”的宗旨,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切實改善了居民生活,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6年,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拉開大幕。如今,43條黑臭水體基本“摘黑帽”。眼下,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進入攻堅掃尾階段,因河施策長效管理的作用正逐漸顯現。
近年來,福州市又新建成12條生態休閑步道,12個生態主題公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成為現實。2016年、2017年,福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兩年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前五,重點流域水質和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文化服務進一步,百姓精神更富足。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州市以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完成了對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改造提升。380個文化志愿服務基地、600個“鳥巢書屋”建成,173個市直文明單位同農村農家書屋“一對一”共建幫扶……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基本形成。
今年8月中旬,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檢查驗收組來榕,對福州市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進行終期實地檢查驗收,福州市8大類、32項共63個指標全部達到優秀標準。
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與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緊密結合,為群眾打造了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福州市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和不動產證“網上辦理”,在全省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和“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政府服務的高效率,實現了辦事百姓的“少跑腿”。
創新載體大力培育道德文明新風
創建過程中,福州市著力鞏固好做法、探索新經驗,不斷創新文明創建活動載體,推動文明新風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7月11日,今年第8號臺風“瑪莉亞”過境。風雨中,一隊隊“紅馬甲”投入到了排澇搶險和恢復秩序工作中。他們有的踩在積水中清淘窨井,有的則協助移除落掉的樹木殘枝……
不只是抗災救災,城市建設管理、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重大賽會等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這離不開福州市對志愿服務品牌的悉心打造。近年來,福州市推進志愿服務站點規范化建設,在人流密集的繁華街區、公園、車站等建設了41個志愿服務驛站,五城區268個社區全部建立志愿服務站點。在29萬黨員志愿者、1.3萬個黨支部志愿團體帶頭下,廣大市民群眾“組團”投身助力新福州建設的志愿服務行動中。
這股文明風尚還吹入鄉村,讓福州的鄉風民風也美了起來。去年以來,長樂引導婚喪事主將原計劃分發的紅包捐贈公益慈善事業數百萬元;福清龍田鎮樹下村建設生命公園,推行綠色殯葬;閩清縣桔林鄉部分偏遠鄉村由賭博村變成了生態園……
去年,福州市委文明辦聯合市誠信促進會等部門制作推出國內首部原創大型動畫片《誠信漫游記》,旨在宣傳誠信理念、誠信思想、誠信作為,弘揚誠信精神。去年12月,該劇在福州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有力助推了福州市創建全國信用示范城市工作。
建章立制實現文明創建常態長效
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被譽為“服務典范”,自2015年投用以來,中心辦事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9.99%以上……為切實提升窗口文明服務,福州市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
廣泛開展“文明服務之星”推選等活動,組織對32個行業開展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
同時,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福州市強化暗訪督查和模擬測評機制,僅2017年就開展2次模擬測評、12次專項督查,對創建不力的10批次196個(次)單位進行紅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
測評、督查機制的有力運作,促進各城區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態勢,成為福州鞏固深化創建成果的助推器。而這是福州推進文明創建常態長效的一項工作。
文明創建不搞一陣風。近年來,福州市在全國文明城市中率先出臺《福州市志愿服務條例》,出臺全國首部市級行政服務地方性法規《福州市行政服務條例》等,織成了福州文明創建的“法網”。
文明創建不是一蹴而就。福州市精心制定工作規劃,抓好責任分解,實施《“有福之州·文明同行”福州市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納入各縣(市)區的績效管理工作,切實提升了創建的實效性。
放眼今日榕城,城鄉面貌煥發生機,志愿服務精彩紛呈,身邊好人層出不窮,正能量不斷匯聚。在連續三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基礎上,新時代的有福之州,一幅文明和諧新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