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班書法教學
文明風8月16日訊(通訊員 黃志宏 嚴繼明 范智君)“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是一個多月來,小湖鎮大湖村幸福院一間教室內每天傳出的朗朗讀書聲,駐足聆聽,原來是該村留守兒童和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論語》。今年暑期,該村大學生志愿者黃紫陽,為幫助全村的留守兒童、中小學生象城里的孩子一樣學習掌握國學知識,免費開辦大湖村慈玉齋國學文化暑期公益課堂,為農村留守兒童和中小學生開啟禮義之門。
國學教學
黃紫陽就讀于河北工程大學中文系,是大學中文系國學負責人,他熱愛國學,熱心公益,暑期回鄉后義務開辦了慈玉齋公益國學班,他也是唯一教師,經過一個多月的國學教學,全村40多名留守兒童及中小學生成為國學的忠實擁躉,這些農村的孩子被國學 “儒、釋、道、刑、名、法、墨”,“禮、樂、射、御、書、數”等知識深深吸引,每天誦讀經典、研習書法、啟蒙聲律、學習仁義禮智信,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里翱翔。
小學三年級留守兒童魏紫鴻,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務工,由于從小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內向、自卑。參加國學課堂后,孩子變化較大,“通過學習孩子自信心更強了,人也更活潑了,每天回家都給老師報平安,還會主動給長輩盛飯。”提起魏紫鴻的變化,孩子的爺爺奶奶逢人便夸。
鄧珊琳小朋友的家長吳華英,也高興的說起自己女兒的變化:“我女兒讀五年級,學習國學后,飯桌上搶著給爺爺盛飯,爺爺納悶了,女兒說:'老師教我們孝敬長輩從盛飯開始的呀'老人樂開了花,縫人便夸:'我孫女真乖,這國學教的真好啊,我要當面感謝老師!'”。黃越洋是國學班里年齡最大的學生,是南平商貿旅游學校電子商務五年制專業學生,他說:“體會最深的是老師講'黃香暖被'的故事,啟發我們要孝順父母長輩,要有感恩之心。”(建陽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