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進山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改善人居環境
近日,城廂區延壽路南伸工程(天妃路—南園路段)3號橋完成路面瀝青鋪設,實現全線通車。延壽路沿線分布著數十個住宅小區,是我市東部城區主要通道。此前該路南段只修到天妃路交叉口處,是一段“斷頭路”。隨著該路的打通直接拉近了城東與城南片區的距離,方便了市民出行。
圍繞“北擴城區、南拓新區、東改舊區、西建景區”的建設思路,城廂區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環境。
以城市管理優化、基礎設施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形象,扎實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專項整治工作,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7個,拉網式整治開放式小區148個,治理筱塘街等背街小巷9條;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公廁132座、公共停車場13處、停車泊位10000多個。隨著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城區功能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更為宜居。
夏日的傍晚,東圳綠道迎來大批散步的市民。住在附近泗華村的村民說,過去這條路是土坯路,雨天泥濘不堪,晴天滿腳沾土,現在成了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漫步其中,沿途傾聽東圳水渠溪水潺潺,沿路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觀,好不愜意。
東圳綠道起點在龍橋街道老葉樹自然村,終點位于東圳水庫水電站,全長3777米。該工程連接起我市第一條綠道——鳳凰山沿渠景觀帶,又與延壽綠道相連,可通往綬溪公園。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城廂區投入3億元,實施園林綠化項目36個,新增城市公園3個,建成北渠綠道二期、延壽綠道、東圳綠道等3個河道景觀工程。投入2億多元用于城區環衛作業專項經費;投資3000多萬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和開放式小區……這些惠民工程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城廂區面貌在不斷改善提升。加快城區“一溪兩岸”開發,大力實施“城區西拓南進”戰略,高標準規劃和開發建設城西南新區,三年累計實施城建項目172個,完成投資69.3億元。以城區主道路建設拉開城區框架,實施市政道路“346提升工程”,開工建設洋西、莆田西、泗華濱溪等3個片區周邊配套道路和濱溪北路、濱江北路、南站路等多條城市主次干道。
致力改善生態環境,是該區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助推省級文明城區創建的另一項重點。在創建過程中,該區新增城鎮綠地面積8630畝,森林覆蓋率達74.1%,居全市首位。全面推行河長負責制,全區72條336.88公里中小河流都設有“河長”。全面開展清淤專項整治,投資2300多萬元對全區33條60公里河道進行全面清淤。完成城區龍橋、下磨溪等6大片區污水源普查,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河道水質及沿岸環境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