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管理水平
城廂區位于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狀況直接影響我市的整體形象。
在創建過程中,該區十分注重環境衛生整治,實行拉網式整治開放式小區,地毯式清理戶外野廣告,來提升環衛作業整體水平。
烈日炎炎,保潔員騎著小巧的快速保潔車穿行在人行道、摩托車及電動車道上,看到落葉、紙屑、煙頭等,他們便停車,掀開車后箱,拿出掃把、夾子、畚斗等工具,清理路面垃圾。這是日前,記者在荔城大道看到的一幕。
去年6月底,城廂區首家采購50部快速保潔車投入使用,目前全區每個街道均已增配快速保潔車。每個街道都成立了快速保潔隊伍和果皮箱專職擦洗隊伍,增加城區主次干道和繁華路段的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收集清運次數,同時針對實際情況開展夜間保潔,實現環衛精細化。該區還與中國移動公司簽訂智慧環衛建設管理合同,向街道環衛工人發放便攜終端,逐步實現環衛作業智慧化。
交通秩序整治是另一個著力點。該區創新交通管理勤務模式,打造一體化聯勤工作方法,通過網格化布警,坐標式定位,扁平化指揮,形成對交通路口、主干道、商業大街、重點單位的全時段、全覆蓋管控。同時,打造公眾舉報交通違法平臺,運用微信手段,實現公眾參與對交通違法的監察、舉報,城區交通秩序明顯好轉,行人車輛出行文明有序。
市容市貌關系一個城市的形象。在市容市貌大整治中,該區搭建“數字城管”平臺,推進城管執法中隊下放街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施中心城區空中線纜亂拉掛清理整治方案和占道整治“百日行動”,重點開展整治臨街店面攤外攤店外店、占道擺攤設點及亂堆放物料等違法行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采取錯時上下班、延長上班時間、在重要節點定人定崗等方式,做到城市管理全時段、全路段、全方位覆蓋。
■構建和諧體系
日前,城廂區首個家訓家風教育基地在華亭鎮后角村回鄉臺胞林念生家中揭牌。80歲的林念生10年前從臺灣高校退休后被莆田學院聘為教授,還兼任廈門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他在家里常年開辦暑期免費學堂,義務為農村兒童教學。除了設立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外,該區還建設東圳移民精神展示館、閩中游擊區革命紀念館,加強教育引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為全區黨員干部和群眾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此外,在東海大浦村、萬達金街、龍橋街道太平社區分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主題街道、主題社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工作也事關文明形象。該區著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移風易俗樹新風”等系列主題活動,實行黨員干部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在全區評選表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先進典型;發揮民營企業家示范引領作用,帶頭捐資助學、摒棄陋習、樹立新風。
為了營造平安氛圍,該區深化“平安城廂”建設,建成“警用視頻小區”734個,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1980個,織密監控“天網”。該區不斷推陳出新,探索多元調解全新模式,培育網上大調解、勞動關系“1+N”調處、異地商會調處等品牌,構筑了美麗莆田、平安城廂的和諧“密碼”。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市民關心的熱點、焦點出發,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切身體會到文明創建帶來的獲得感。”城廂區委文明辦主任許國清說。
在創建過程中,城廂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文明城市創建融入“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行動實踐中,爭取以更加優異的成績,鞏固莆田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成果,為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廂、建設美麗莆田先行區而努力奮斗。(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