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為功是堅持更是傳承
1984年6月,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市召開,吸引了全國各地370多名代表參加。一篇題為《把三明市建成文明城》的主題匯報引得與會代表熱烈討論。
對于當時的三明來說,精神文明建設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已逐漸發展到思想建設、文化建設、環境建設、法治建設一起上,創建文明城市,正是在改革、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確立的新目標。
1984年12月,因為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活動中,結合精神文明建設,治理“臟、亂、差”取得優異成績,三明被國家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榮譽稱號。
此后30多年,這塊沉甸甸的獎牌,成為了三明人不懈前行的力量之源。2014年9月,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30周年研討會在三明舉辦。5個月后,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花落三明。
“三明抓精神文明建設無論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未曾放棄,一直堅持了下來。”文明創建,貴在堅持。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堅韌不拔、鍥而不舍。
1986年,三元區富興堡成立全國首家區域精神文明協調委員會,提出區域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和方案,制定章程和制度,并將這些方案和制度付諸實踐。通過共建,鋪了1.3公里水泥路面,改了3個農貿市場、4個供煤點和1個公廁。
三明市委及時總結了富興堡街道共建的經驗,在市區全面推開了以“六聯六建”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共建活動。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了一條社區共建、城鄉共建、軍民共建、區域共建和惠民設施共建的文明共建新路子,使“共建共享”成為三明精神文明創建的最重要的經驗之一。
機制創新,常抓不懈,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文明創建擺在重要位置,在堅持中完善制度,一任連著一任干!自1983年在全國率先成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起,就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黨政主要領導“一崗雙責”內容,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工作來抓。
在三明,文明創建是“一把手”工程,一級帶著一級干!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城指揮部,成立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具體推動落實。市委、市政府與各責任部門簽訂目標責任狀,出臺《關于建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把創建指標轉化為各級各部門的常態工作,層層傳遞責任,層層傳導壓力。
創建文明城,三明一馬當先。但是,拿下全國文明城市這塊牌匾,作為一個相對偏遠的山區城市,三明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歲月。即便如此,30多年間,三明的干部群眾從未松勁,一年接著一年干。根據中央和省文明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堅持市委常委會每年定期專題研究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安排部署,落實廳級領導聯系市區共建片等一系列制度機制,使創建工作年年有新舉措,年年有新進步。
“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正是有了全民參與、久久為功的創建熱情,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設在歲月的洗禮中煥發出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