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鎮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成立
三、突出重點,推動移風易俗
倉山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一是健全機制建設。2017年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區委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全區各村居均成立和組建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制定并完善了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和移風易俗相關制度,逐漸形成“一約一會一隊”制度。二是營造濃厚氛圍。堅持從正面宣傳教育入手,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采取傳統媒介和新媒體相結合,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格局,讓移風易俗蔚然成風。僅今年上半年“倉山微文明”共發布移風易俗活動信息16條,其中被中國文明網采用刊登2條,福建文明風采用刊登9條,福州文明網采用刊登9條,福州市移風易俗工作簡報采用刊登2條。此外,還依托道德講堂、“我們的節日”、“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家風家訓館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倉山區共開展移風易俗相關活動30余場,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5000余份,宣傳品8000余份,宣傳單1000余份。另外,三是注重實踐養成。堅持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打造“五進”移風易俗工作模式,并做到常抓不懈。讓“移風易俗”進機關。倉山區各單位積極動員黨員干部爭做移風易俗先鋒模范,組織全體黨員干部簽訂《福州市倉山區黨員干部移風易俗反對歪風陋習承諾書》,號召全體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領者。讓“移風易俗”進企業。區工商聯走訪會員企業并召開座談會,向廣大企業家發出倡議活動,福州宋氏車業有限公司、海峽置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均自發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并開展“移風易俗除陋習”的專題黨課。讓“移風易俗”進家庭。倉山區依托區屬網絡媒體、鎮街宣傳活動等形式宣傳優秀家風家訓。同時,中小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布置學生在家庭成員中開展宣講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學生成為監督勸導家庭成員的主體,與家庭成員約定公約,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讓“移風易俗”進校園。倉山區各中小學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移風易俗活動。把移風易俗與師德師風緊密結合起來,在教師隊伍中積極倡導節儉社會風尚,移風易俗。學校還把開展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教育活動向家庭延伸。讓“移風易俗”進村居。通過組織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到社區、村居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分發移風易俗宣傳品,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入戶宣傳活動。四是堅持典型引領。積極開展“移風易俗示范村鎮”、推薦評比活動,培育良好鄉風。2018年1月倉山區推薦的螺洲鎮被表彰為為“福州市移風易俗示范鎮”、店前村、濂江村被表彰為“福州市移風易俗示范村”。十八大以來,倉山區農村過“半旦(段)”、游神等陋習得到了有力遏制。通過宣傳引導、樹立重教民風,在全區鎮街覆蓋宣傳移風易俗理念,全區紅白喜事鋪張浪費的情況有較大的緩解,公益事業逐漸壯大。(倉山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