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文藝匯演走進建新鎮 ?
文明風7月24日訊? 倉山區歷來重視培育農村優良鄉風民風,以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為抓手,堅持“弘揚優良傳統”與“破除歷史積弊”齊頭并進,結合“家風家訓”、“移風易俗”工作,以建設良好家風營造優良鄉風,堅持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從根本上讓鄉風民風美起來。
一、典型引領,夯實文明根基
倉山區堅持以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典型培育活動,不斷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一是文明創建“創”出好風氣。借助省、市文明辦適當放寬文明村鎮評選標準的機會,認真做好文明村鎮的考察申報工作。加強與文明村鎮的日常溝通聯絡、信息交流、定期匯報,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升村鎮文明創建水平。2012-2014年度,倉山區共有省級文明鎮2個,市級文明村鎮25個,區級文明村鎮17個,2018年7月,倉山區建新鎮洪光村被評為2015-2017年度省級文明村,倉山鎮、建新鎮被評為2015-2017年度省級文明鎮。二是星級評選“選”出好家庭。2018年3月,張強立等29戶家庭獲評2017年度倉山區“十星級文明戶”榮譽稱號。三是示范教育“育”出好榜樣。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及“五古豐登”行動,通過整合農村歷史文化資源、修繕“五古”,堅持保護和利用并舉,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積極作用,實現潤物潤心。2016年城門鎮濂江村榮獲“福州市美麗鄉村示范點”稱號,螺洲鎮、城門鎮濂江村被評為福州市首批“五古豐登”行動示范點。2018年3月,倉山鎮先鋒村、螺洲鎮店前村獲評2018年福州市美麗鄉村文明建設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