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20日訊(通訊員洪春來) 7月18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命名表彰大會在福州召開。會上表彰了2015—2017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和第五屆省級道德模范。豐澤區被命名表彰為第五屆(2015—2017年度)省級文明城區,實現了創建全省文明城區的“五連冠”目標!
新時代謀劃新創建,新屆期續寫新篇章。該區將在健全文明創建長效機制下功夫,不斷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
一是強化領導機制。把文明城區創建納入本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考核內容。全面實行“一把手”工程,落實主管主責,充分發揮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區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城工作指揮部的作用,調動9個工作職能組和分管掛鉤區領導的積極性,確實形成上下齊推動、全方位聯動、多層面互動的創建工作機制。
二是明確職責責任。該區把創城工作成效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和績效考核。實行創城“誰主管、誰管好”責任制。要求各單位要把創城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與職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有機銜接,分解細化任務,明確具體要求,責任到下屬單位、股室或具體人員。落實上級通報、測評、查訪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對于沒落實好工作任務的,實行區領導約談提醒,由掛鉤領導親自過問。
三是實施精細管理。堅持以“精細管理、品質人居、人本服務”為導向,開展精細化城市管理。在開展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時,將社區、道路、農貿市場、內溝河、住宅小區、公廁、占道經營、二次供水、海岸帶及晉江河道等一并納入考評項目,實現項目全覆蓋。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靈活有效利用微信等新媒體,統籌和調動各方推動城市管理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市民群眾參與城市管理渠道的多元化和參與積極性,及時受理市民群眾針對道路破損、路燈不亮、井蓋破損、污水橫流、環境衛生等的投訴案件,通過細化責任單位、專人負責、限時整改等措施,做到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四是定期督導督查。推行由區委書記、區長具體部署、帶隊督查,區委副書記協調日常督查,相關區分管領導按照各自分工具體抓督查和指導工作格局。確保每個季度有1次以上由區主要領導帶隊進行創城實地督導,區創城辦進行通報;對存在問題比較多的街道、區直職能單位,由區兩辦督查室、效能辦進行通報,連續兩次被通報的,由區領導進行約談。堅持實行領導干部提拔使用、文明單位推薦評選、文明單位獎勵金發放與創城工作職責落實情況緊密結合,不斷提升該區創城工作實效。
五是落實獎優罰劣。強化創城任務的落實,形成創建合力,嚴格落實《豐澤區文明城市(區)創建工作獎懲規定》要求,對在創城工作中積極作為、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為創城工作取得好成績作出突出貢獻的,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對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并在評選各級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時,予以優先推選;對創城工作任務推諉扯皮、應付了事的,不認真履職,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行為,追究其責任給予相應紀律處分,并取消其獲得的文明創建榮譽和申報資格。
六是注重長效常態。貫徹落實《關于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區)機制化常態化的實施意見》,進一步鞏固創城成果,真正將文明城區創建工作轉向常態化管理。要求全區各單位要注重條塊結合、標本兼治、豐富內涵、營造氛圍,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注重在6項任務下功夫:一是以思想道德建設凝聚人心;二是以優美環境打造城區名片;三是以常態管理打造優良秩序;四是以規范服務構建和諧關系;五是以深化基層基礎創建提升文明程度;六是以營造健康成長環境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七是營造宣傳氛圍。注重挖掘和整合各類宣傳資源,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方式和載體,通過全方位、多層面的宣傳,把當前倡導的主流價值和文明新風有機融入各類生活場景之中,做到讓人們抬眼可見、舉足即觀。宣傳部門要對全區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動車站、過街天橋等位置公益廣告進一步修繕和維護,加大對圖說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八不”行為等宣傳力度。依托泉州晚報“和諧豐澤”、泉州電視臺“聚焦豐澤”、泉州廣播電臺“豐澤之聲”、豐澤新聞網、“看豐澤”微信公眾平臺等媒體開展創城成效、做法宣傳。發動各街道、各社區、各行各業窗口單位利用制作大型宣傳廣告版面、宣傳標語橫幅、宣傳欄、宣傳櫥窗、LED顯示屏等形式,營造濃厚創城氛圍。(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