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鄉村的底色,生態是鄉村的優勢。近年來,福州市將生態文明理念有機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力求形成一村一韻、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建設格局。截至目前,全市2191個行政村已實施美麗鄉村和幸福家園工程1018個,占行政村總數的46.46%,全省排名第一;打造了5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45個市級幸福家園工程示范村。
綠化花化后的永泰大喜村
今年,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福州市出臺《福州市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省率先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美麗鄉村建設,推動了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經濟繁榮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在榕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循著春風的腳印,牽著初夏的爛漫,5月的福州“熱情似火”。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就拋去工作的煩擾,攜家帶口,在周邊縣(市)鄉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打開窗戶望得見青山,走出庭院聽流水潺潺……這樣的美麗鄉村,已成為福州市民最美好的遇見。下面,記者就帶您去兩個美麗鄉村“逛一逛”。
走進長樂區營前街道長安村,“你若長安,便是幸福”的口號就映入眼簾,這是村子的工作宗旨,更是對所有村民的承諾。從6年前典型的“后進村”,到如今遠近聞名的幸福村,長安村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華麗轉身。
“這是我們的白石橋文化公園,美不美?”剛進村子,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林巖云就迫不及待領著記者參觀起來。古石橋、古驛道、古河港相映成趣,荷塘棧道、茉莉花海、采摘果園裝點其中,和城區的公園比,它毫不遜色。通過修舊如舊,精心整治,這座公園已成為村子的招牌景點。
林巖云告訴記者,以前的長安村,遠沒有現在這般整潔宜居。像白石橋公園的所在地,原先都是養雞場、垃圾堆,又臟又臭。民宅隨意搭蓋,村里雜物亂堆,公建設施缺乏,整個村顯得破敗又臟亂,“后進村”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