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持的“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6月29日下午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舉行。中宣部等國家部委辦局負責同志以及19家中央新聞單位負責同志和骨干編輯記者共1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6月29日新華社)
誠信是秩序基礎,是道德基石,是公民必要素養,是最為重要的市場經濟規則之一,也是社會和諧、文明進步重要的保證和推動力量。誠實守信不僅是國家的倡導、社會的推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每個社會個體必須共同堅守的原則底線,把誠信作為做人干事立業自覺自主的遵循,理當成為新時代奮斗的底色。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這是古今中外無數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教訓早已證明了的鐵律,誠信道德的堅守者、實踐者,也必然會成為誠信社會的受益者。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要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就要充分認識誠信的重要性,使誠信成為必備的素養,善于借助誠信美德的力量,以優良的信用口碑和聲譽,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助推自己走向成功。
誠信光榮,失信可恥。不以侵犯、犧牲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為手段,以恪守誠信底線、社會公德、法律規范為前提去奮斗,才更容易抵達成功彼岸、贏得社會的尊敬,也更有望行穩致遠;以不守信、不道德、不遵法的手段和路徑牟取利益、獲得所謂的成功,是可恥的、也是短暫的,必定會遭到公眾輿論譴責,也必然要受到制裁、付出慘痛代價,到頭來只會得不償失。
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隨著社會大眾對誠信理念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國家越來越重視誠信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建立起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機制,“老賴”被限制高消費成過街老鼠,造謠者被繩之以法,電信詐騙遭嚴厲打擊,守信模范獲得就業創業優惠、扶持,等等,向社會傳遞出鮮明信號,誠信之善受褒譽,會得到相應的社會回報,失信之惡零容忍,只會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發起“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活動,聚焦誠信領域突出問題,宣傳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為凈化道德土壤、完善信用體系提供有力支持,需要全社會積極呼應,增進共識、形成合力,增強自我信用約束能力,共同抵制失信、失德行為。(泉州市文明辦 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