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4日訊? 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碼頭社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評先樹優、弘揚孝道文化、倡導樹立良好家風,逐步樹立了“婚葬從簡、孝養禮葬”的新風尚,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步伐。
【喜事新辦】黨員干部引領文明時尚之風
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樹立健康的人情觀,黨員積極主動移風易俗,引領社會新風氣。碼頭社區利用當地群眾婚宴經常到華福酒店操辦的特點,依托華福酒店共同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活動。印制2000份“致居民一封信”,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喜事新辦、節儉養德”的新風尚,引導居民自覺踐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多措并舉、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反對婚事大操大辦、反對鋪張浪費,當地婚宴吃“夜宵”的陋習終于被徹底改變。
【厚養之風】構建“盡孝道”評先樹優成風尚
碼頭社區水寨大井是民間白事“請水”之地,先前都要穿孝衣拉孝繩人滿為患,這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也造成了交通堵塞。社會要走向文明,務必做到“必須改、徹底改、全面改”。為弘揚薄葬只是身后的一種形式,生前厚養才是盡孝的關鍵。社區立足孝文化傳播,積極創新,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幸福家庭”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不斷激發群眾愛老敬老的熱情。弘揚厚養薄葬是新時期的風尚,也是移風易俗的關鍵。在老人有生之年,盡孝報恩,讓老人享天倫之樂;料理老人后事時,文明節儉,簡約淳樸,這才是真正的孝道。目前“請水”陋習已有明顯改善。
【家風家訓】“傳家訓 揚家風”傳承文明
從社區辦公樓經歌冊傳習中心,再到孫氏大厝,碼頭社區集思廣益,因地制宜,把盡孝道、婚育新風、移風易俗、和諧幸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巧妙地融入藝術風味濃、畫面感染力強的20多個仿古展板和宣傳欄,吸引許多居民和游客駐足欣賞,潛移默化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歌冊傳唱】唱響和諧夢,讓文明之花開滿天
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歌冊”為載體,發揮歌冊“傳、幫、帶”作用,新編歌冊《文明行動我先行》、《文明網絡播好音》《家庭教育好囝兒》《新年新風新氣派》等,歌冊結合傳統節日、結合新時期各種政策進行宣傳、服務。同時,還在歌冊傳習中心、民間文藝演出基地、學校、居民區、旅游景點和港口碼頭等地方進行不定期的傳唱與宣傳,用東山歌冊唱響弘揚樹立新風尚的主旋律。
告別陋習,才能走向文明。碼頭社區力爭讓每一個人成為行動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澆灌出絢麗多彩的文明之花,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
(東山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