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持的“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6月29日下午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舉行。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負責同志以及19家中央新聞單位負責同志和骨干編輯記者共1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新華社》)
好故事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那么什么是好故事呢?在大家看來,所謂好故事,在內容上講述的應是做人與處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應聽得進、記得住、講得出、傳得開,對此,19家中央新聞單位媒體的百余名記者深入到全國各地,挖掘新時代的誠信事跡,正是為了讓我們走進一個個誠實守信的人,感受信義之美。
好故事要接地氣。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關于誠信的故事,群眾愛聽也愿意聽,因為誠信關系到人們的日常行為活動,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美德。對此,誠信好故事,主角應是普通人,事跡應是平凡事,從普通人的平凡事事例中,或許沒有那些跌宕起伏的情節,匪夷所思的細節,但這樣的故事卻一定很吸引人。因為,聽的身邊人、身邊事,自會有一種代入感。這就需要參與“誠信建設萬里行”的新聞記者,在講故事時,要接地氣,用群眾話講群眾事,用樸實話講平凡事,于無聲中動人。
好故事要有新意。講好故事,一定要有新意。關于誠信故事,翻開歷史書,比比皆是,那些一諾千金的上古之風,非常受群眾喜愛。今天,我們不是要重溫老故事,而是要挖掘新故事。一個真正的好記者,最善于從司空見慣的生活中發現和挖掘出新意。對于誠信建設更是如此,誠信文化流傳千年,但誠信建設內容卻大相徑庭。講一個有新意的誠信好故事,并不是要別出心裁,而是要從變化的生活中,發現不變的可貴的誠信品質。
好故事要有誠意。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已經拉開帷幕,很多新聞網站已經開辟了專欄,但是,時下并不缺乏新聞,甚至可以說信息泛濫,但真正的有溫度、有情懷、能夠打動人的好故事,卻并不多。如果,一天一個故事,這種快餐性的故事,往往缺乏誠意,想一想,過去的新聞記者,為了挖掘長征故事,要重走長征路,為了寫出志愿軍故事,親自上戰場,對于戰場上敵人來自于哪個國家,姓名、年齡,都要一一摸清。今天,很多故事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標題的新穎。對此,講好誠信故事,一定要有誠意,講到群眾心里,就要說心里話。
講好誠信故事,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好故事,就是一個關于誠信的真事例,這背后是一種抉擇,是一種付出,甚至是一種犧牲,一個好故事,可以讓我們真正地筑起誠信的堤壩,防止螻蟻之穴,傷害我們的誠信之美。(泉州文明辦 石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