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晉安區金雞講堂舉辦生態講堂系列講座傳承鄉土傳統。圖為園藝老師教市民雕刻水仙花球種。
保證“三到位”,助推講堂建設落地開花
制度到位。調整領導機構,調整區道德講堂工作領導小組,并要求全區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學校實行“一把手”負總責,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和定位開展有自己特色的道德講堂活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授課計劃,對全年的授課內容進行安排。建立考核激勵機制,督促、檢查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按照考評標準,組織對全區“道德講堂”建設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并將“道德講堂”建設和考評情況與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作為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學校、文明家庭的一個重要考核內容。
宣傳到位。通過“晉安新聞網”、“晉安微文明”等有關部門、學校、社區官方微信公眾號(訂閱號)以及政務網、行業部門網站、官方微博等新媒體,開設專欄刊發文明道德知識,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等。在每期講座之前,利用公眾號、美編、海報等形式進行“講座預告”,講座結束,第一時間進行“轉播”,營造濃厚的“向善向上”社會氛圍,充分發揮講堂輻射效應。
經費到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各類講堂建設,將道德講堂工作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每年下撥道德講堂工作經費15萬元,聘任專職人員,區科協每年投入金雞講堂經費12萬元,王莊街道每年投入15萬元用于百姓講堂運作,保證了全區講堂工作順利地開展。(晉安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