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講堂傳 承優良家風進社區 小朋友們認真表演
文明風4月19日訊(通訊員 張秀娟)為進一步以系統化的方式向市民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明素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晉安區在持續鞏固道德講堂等經典傳統講堂陣地的基礎上,創新開辟了“百姓講堂”、“金雞講堂”與“文化講堂”三大常態化陣地,以面向群眾的互動式講座與面向區直機關干部的傳統文化教育為著力點,堅持月月有活動、場場有新意,將晉安區系列講堂矩陣打造成一張有名堂的“講堂名片”。
落實“三規范”,持續推進講堂有序運行
設置規范。按照“就近就便、覆蓋合理、類型齊全、有序推進”的原則,依托現有遍及城鄉的市民學校、職工之家、社區(鄉鎮)文化站、激情廣場以及各類學習型組織、各級學校、各級文明單位等陣地,注入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建設多類型的“道德講堂”——機關道德講堂、企業道德講堂、行業道德講堂、社區道德講堂、村鎮道德講堂、學校道德講堂、文明單位道德講堂。每個“道德講堂”均設有專門的室內或室外場所,設置各類主題背景或張掛主題條幅,努力營造一種莊重、融洽的環境氛圍,強化品牌宣傳。
內容規范。圍繞“四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內容,突出“五類”(誠實守信、孝老愛親、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先進典型,廣泛宣講身邊涌現的體現優秀品德的事跡。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法,廣泛傳播中華傳統美德、身邊好人好事,育人育德,同時結合歷史和地域文化的傳承,講授中華經典及晉安優秀傳統文化。并積極探索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有效形式,邀請專家、教授作專題輔導、道德典型人物作報告、集中學習美德故事、干部職工講身邊事、播放視頻短片、讀書心得體會交流等方式,重在實效,持續提升市民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
隊伍規范。積極組建宣講人員、先進典型和身邊群眾三個層面的社會化宣講隊伍共10支。成員既有各領域專業學者、“身邊好人”、“最美晉安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省最美家庭代表,還有來自工作一線的普通干警、社區工作者、越戰退伍老兵等身邊的普通人。在現有社會化宣講隊伍的基礎上,在全區教師系統和學生家長中挖掘人才,選取高素質、有責任心、在宣講方面有專長和興趣的人才,聘請專家進行專業培訓,組建新的宣講隊伍。開展道德講堂宣講員培訓,通過語速語調、宣講時長、情緒控制點評要點等內容的培訓指導,促使道德宣講更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