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6日訊? 為進一步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在全社會營造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落實上級文明辦工作部署,春節期間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一是積極開展開展春運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區志愿者協會、區交通局聯合漳州義工俱樂部在長途汽車站及車票代售點設立志愿服務站點,組織志愿者幫助不熟悉電腦、自動取款機操作的旅客辦理購票取票業務,為長時間排隊買票、候車的群眾提供熱水、板凳、雨具和應急藥品及其它相關服務。在返鄉與回城人員較為集中的出發地和到達地的車站、碼頭,依托志愿服務工作站為人們提供出行咨詢、運送行李、照顧老幼等服務。組織交通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維護行車秩序,組織交通運輸部門在主要道路沿線設立休息站,為自駕車出行返鄉與回城的群眾供應茶水、檢修車輛。
二是大力開展精準扶貧關愛困難群體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為幫扶重點,積極開展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困難群體置辦年貨、張貼春聯、打掃衛生,陪他們拉家常、參加文藝活動,進行身體檢查和心理疏導。開展“和諧鄰里一家親”活動,把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接到家中,同吃團圓飯,共度除夕夜。2月8日,區婦聯聯合通北街道漳華社區共同舉辦“和諧鄰里情 歡樂慶新春”迎新送暖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組織轄區100多位的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一起包餃子,現場給2名留守兒童發放過年紅包。區地稅局組織“愛心媽媽”志愿者們前往浦南鎮和漳華社區大同家園,開展情暖困境兒童慰問活動,送去紅包、學習用品、教輔材料及零食等學習、生活各項慰問物資。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慰問活動,向困難群體送去800萬元的慰問金慰問品,把溫暖送到困難家庭中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給予的溫暖,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
三是廣泛開展公共文化設施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薌城區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三下鄉”、“結對子、種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和革命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場所,舉辦知識講座、巡回展覽、文藝演出、閱讀推廣等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醫療、科技、文化志愿服務隊下鄉,開展文藝演出、義診,科普等活動,為農民義診5100余人次,接受健康咨詢2250余人次,發放各類科普宣傳單1400余份,文藝演出250場次。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文體新局、文化館開展“2018年‘富美薌城’新春群眾廣場文化周”活動,為群眾送歡樂送祝福,掀起“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高潮。區文明辦聯合南坑街道依托群裕社區文化中心舉行“走進新時代 共筑中國夢”網絡春晚,組織志愿者們舉辦“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十九大精神宣傳晚會,南坑街道計生辦開展“新春三下鄉 迎春送祝福”系列宣傳活動,現場發放計生宣傳冊300多份、對聯100余幅。組織科普志愿者廣泛宣傳科普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引導人們樹立科學文明節儉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