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檢察院赴華僑中學開展法制宣傳
文明風12月28日訊(通訊員 程明)2013年以來,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對群眾高度關注的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作為一項亮點進行積極探索。在臺江區委政法委及綜治辦的大力支持下,傾力打造“檢愛驛站”工作品牌,突出強化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幫教有效對接,形成社會力量參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長效機制,執法辦案的社會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得到了上級檢察院和當地黨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成為臺江區一張閃亮的司法名片,工作經驗先后被福建省、福州市檢察院推廣。該院也因此榮獲福建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榮譽稱好。
一、堅持“四化”,精心布局夯基礎
一是載體科學化。與臺江區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鯤鵬中心”)合作,共同搭建“檢愛驛站”協作平臺,旨在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將青少年司法社工有序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中,并整合團區委、區教育局、婦聯、關工委等單位優勢資源,著力護航未成年人成長。二是隊伍專業化。配備4名經過多崗鍛煉的女干警(其中3人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專門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鯤鵬中心則抽調6名具有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經驗并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和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社工,協同開展幫教。雙方還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和社工崗位技能培訓,促進提升幫教水平,增強幫教效果。三是制度規范化。相繼出臺《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規定》、《關于借助社會專業力量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工作方案》等制度,規范和細化從批捕到起訴、從案前到案后、從辦案到幫教各個環節中,青少年司法社工的具體工作流程,以及考核、培訓、監督、獎懲辦法等,使每個步驟都有章可循、高效運轉。同時,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支持,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申請到每年1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于開展社會化幫教工作,并納入區財政預算。
用沙盤推演對被幫教人進行心理矯正
二、準確定位,形成合力鑄防線
一方面,始終堅持自身主導地位。工作中,該院作為青少年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委托者和監管者,主要負責統籌協調,提供法律專業指導和工作銜接,與未成年人的家庭、學校等進行接觸并建立聯系,引導青少年司法社工有序開展幫教、救助,對其日常工作進行評估、監督、考核,并結合社工的反饋和考察結果對案件進行獨立判斷,依法作出相應處理。此外,還與青少年司法社工、涉罪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簽訂協議,定期召集多方座談,及時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幫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切實明確社工組織輔助職能。青少年司法社工作為受托方,受鯤鵬中心指派,主要針對該院委托的作案時未滿十八周歲,作出相對不捕、相對不訴及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后,適宜進行幫教的涉罪未成年人,以其專業素養在合適成年人到場、社會調查、幫教考察、心理疏導以及被害人救助等方面對司法活動進行配合與支持。如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察中,青少年司法社工每月至少應組織涉罪未成年人參與公益活動或社會實踐2次,然后將幫教考察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再由該院對涉罪未成年人履行義務、接受幫教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定。五年來,共開展跟蹤幫教83人,幫助就業10人、重返校園44人(有11人考上大學),全面實現“零再犯”。
工作人員介紹檢愛驛站
三、綜合施策,立體幫教顯效果
一是當好“臨時家長”。主要是在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及庭審階段,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無法到場情況下,指派青少年司法社工以合適成年人身份到場參與刑事訴訟活動,幫助未成年人消除緊張情緒,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與合適成年人簽訂《聘任協議》和《保密協議》,在實踐中嚴格遵照執行。共組織合適成年人到場200余人次,較好地發揮了監督作用。二是當好“社會調查員”。對本市戶籍的涉罪未成年人,向鯤鵬中心發出《社會調查委托函》,委托社工通過走訪家庭、學校、社區等方式,全面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身心狀況、家庭環境、成長軌跡、監管條件等,找出犯罪原因,出具書面調查報告,為后續開展針對性幫教提供參考。共開展社會調查107次,走訪家庭70個。三是當好“心靈撫慰師”。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和未成年見證人進行攝入性會談,配合人格分析、焦慮量表、壓力量表、網癮量表等分類測評,深入挖掘犯罪誘因,助其緩解心理壓力。幫教到期后,再次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再犯罪風險評估,鞏固幫教效果。已累計配合開展心理疏導400余人次。四是當好“檔案管理員”。實行一人一檔,根據每個幫教對象身心特點,因人施教。幫教全程進行一對一跟蹤,由社工通過上門、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回訪,如實記錄每次幫教活動情況,并對此類檔案嚴格分區歸類管理,及時分析總結,努力使涉罪未成年人無痕回歸社會。五是當好“熱心牽頭人”。逐步拓展社會化幫教網絡,最大限度吸收其他社會力量,形成“檢察官+青少年司法社工+企業、學校等”參與的“1+1+N”幫教模式,以“檢愛驛站”為支點,建立了企業愛心幫教、檢校共建、親子普法、警示教育等四個基地,統籌開展多形式幫教活動57場,推動社會廣泛參與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體系取得階段性成效。(臺江區檢察院供稿,臺江區委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