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召開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文明風9月14日訊? 今年是創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的總評年,漳州創城工作將迎來“大考”。9月13日下午,漳州市召開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全力沖刺創城迎評工作,確保漳州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市委書記檀云坤在會上講話,市長劉遠作創城工作點評。 會前,市委書記檀云坤、市長劉遠帶隊深入薌城區、龍文區,實地察看了新西市場、中山公園、新華西路、前鋒市場、前鋒社區、萬達廣場金街、大潤發超市,以及沿途主次干道的交通秩序,調研檢查中心城區創城工作。 會上,檀云坤充分肯定了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對創城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良好成效。就做好下階段創城工作,檀云坤強調,一要奮力沖刺目標。決戰決勝創城總評年,確保蟬聯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事關漳州形象,事關群眾福祉,是硬目標、硬任務。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迎接創城總評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奮力攻堅、奮力沖刺,堅決打贏創城這場硬仗。二要抓緊補缺補漏。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抓好細節,注重習慣養成,盡快補齊短板。突出抓好整治環境衛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農貿市場、整治“五小”場所和加強市政設施配套、加強老舊社區改造“四個整治、兩個加強”,進一步提升市容市貌和城市整體形象,特別是要調低公共停車樓收費標準,讓百姓停得起、愿意停,讓群眾在創城中“有感”、有好處。以實施“門前三包”規定為契機,促進城市管理常態化、制度化,使市民養成良好文明習慣。三要凸顯特色亮點。總結提升漳州市的經驗做法,充分彰顯生態優勢特色和閩南文化特色,努力打造更多特色,培育更多亮點,爭取更多的城市形象加分。特別要持續探索“生態+”模式,做大“生態+”文章,延展“生態+”效益,加快推進“五湖四海”“南山水岸”、九龍江畔“雙百”綠化工程、圓山林下生態園、古城至“南山水岸”廊橋廊道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彰顯歷史文化名城魅力。四要營造濃厚氛圍。加大創城宣傳的廣度、密度和深度,加強輿論引導,強化社會宣傳,增加公益廣告,進一步激發廣大市民的創城熱情,形成全城動員、全民動手、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五要狠抓責任落實。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強化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檢查、強化追責問責,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創城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在點評了漳州市創城工作后,劉遠強調,要按照檀云坤書記要求,認真抓好創城迎評工作落實,確保漳州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一要抓責任落實,樹立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認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落實屬地責任,確保各項迎評工作落到實處。二要抓環境提升,按照“垃圾不亂丟、黃土不露天、車輛不違章、經營不占道、廣告不亂貼”的要求,嚴格落實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控機制和“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強巡查管控和監督檢查,真正實現環境整治制度化、常態化,推動城市形象不斷提升。三要抓秩序規范,以整治交通亂象和占道經營為重點,集中力量治理車輛亂停、占道經營、行人和電動車不守交規等問題,優化提升市區公共秩序,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四要抓氛圍營造,加大媒體宣傳和公益廣告布置力度,不斷提高群眾對創建的滿意度和知曉率,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全民動手的創建氛圍。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漢夫、市政協主席張禎錦等市各套班子有關領導,薌城、龍文、龍海、漳州高新區及市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等參加調研或工作推進會。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政法委書記阮開森主持會議。(閩南日報 記者/張俊毅 見習記者/曾周嵐 攝影/林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