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南音唱“新聲”
2017-09-14 09:08:45 來源:東南網(wǎng)
《雨霖鈴 寒蟬凄切》 《南音隨想》改編自南音四大名譜之一的《百鳥歸巢》。當晚,在交響樂聲中,裝扮華美的“大唐公主”踏著音符,緩緩地從舞臺左側走向右側,音符戛然停止,公主一個回眸,清唱一句南音工尺譜(工乂譜)的高腔,宛如經(jīng)歷一方圣水的浸潤,劃破天際,蕩氣回腸。 為了這短短十幾秒鐘,出生于1996年的廈門市南樂團演員許達妮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作為新人,她擔負如此重要的角色,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唱這句詞,沒有任何鋪墊,對音準、音色的把控要求特別高,只許一次成功,絕對不能失敗。”她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體現(xiàn)南音的千年傳承,展示南音中特有的表演形式,廈門市南樂團首次采用了傳統(tǒng)的工尺譜來演唱,就是南音特有的固定音階記譜法。 “有譜而無詞,沒有歌詞就沒有語言障礙。”楊雪莉說,這既有外賓語言障礙的考慮,更主要是為了在短短5分鐘內將南音最原汁原味、最精髓的東西展現(xiàn)給世界。 不過,用工尺譜來演唱對音準、音色、韻腔、情感等各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唱譜,我們此前沒有經(jīng)歷過,算是一種挑戰(zhàn)吧。”廈門市南樂團演員陳慧雅說,工尺譜就是硬生生的記譜方式,要表達情感比較難,只能通過音樂的節(jié)奏來把握,“比如輕快的部分就要唱得活潑,節(jié)奏要卡得非常好”。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