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南音唱“新聲”
2017-09-14 09:08:45 來源:東南網
《琴茶》 跨界嘗試,裊裊南音發新枝 南音和交響樂組合驚艷亮相廈門會晤文藝晚會,只是廈門市南樂團為傳承弘揚南音這一千年古樂并打造品牌而進行跨界嘗試的一個縮影。 南音是中國四大古樂之一,用閩南語演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被稱為“音樂活化石”。2009年9月,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為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個南音專業表演團體之一,已有60多年歷史的廈門市南樂團雖然也曾有過跌跌撞撞、發展艱辛的歲月,但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勇于開拓,一直是古老南音和南樂團努力的方向。 “春猶峭,柳如眉。時而風,時而雨。陰里晴里尋尋覓覓,亦悲亦喜留印跡……”在位于廈門市中山公園西門、具有閩南古典園林風格的南音閣內,廈門市南樂團一曲清唱劇《金石吟》,讓觀眾耳目一新,沉醉于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纏綿愛情故事中,如癡如醉。 扮演李清照的是“90后”許達妮,她的姑姑也是南音演員。“兩代人的南音,已經有了諸多的創新與變化。”許達妮記得,她姑姑那代人演出時,南音是標準的“四菜一湯”——唱者站中央,樂器在四周。但在清唱劇《金石吟》中,她所扮演的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一起,有了更多的互動舞臺動作,來展現兩人的伉儷深情,“這些動作要細膩、小巧,不能破壞了氣氛”。 “我們要在傳承南音傳統的基礎上,對南音進行符合時代要求的開拓。”曾獲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的楊雪莉說,過去南音比較接近室內樂,通過在舞臺上的發展,增添了樂舞,“類似的跨界嘗試,讓南音的視覺沖擊力更強了”。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