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在北京開濟南的G199次列車上,一名外國乘客剛上車就脫鞋,甚至還把腳翹在平時乘客們用餐的小桌板上,氣味讓人坐立難安。微博@微辣Video 上傳了當時的視頻,鄰座乘客表示:“味道很難聞,我實在受不了了。”(8月17日《生活日報》)
在高鐵上脫鞋,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任何人做出這種行為都會遭到譴責和批判,這種行為只和文明素養有關,和國籍和膚色無關。因此,對老外高鐵脫鞋,既不能過度解讀,也不能有任何的偏袒心理,而應該用同一把文明的尺子去丈量,去思考。
來的都是客,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待客之道,基于這樣的民族風尚,中國人一直視外國人為客人、為朋友,再加上中國是禮儀之邦。因此,人們才會對這些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外國人熱情相待,友好相處,給對他們充分的尊重。 然而,也有一些外國人不講文明,沒有禮貌,這位在高鐵上脫鞋的外國朋友就是如此,他的行為不僅嚴重破壞著高鐵乘坐環境和氣氛,也影響著其他乘客的權利,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自私行為。
這起事件也能給一些外國人以警示,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道德和法律,要想在一個國家生活,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做到遵守法規和道德,這樣才能得到尊重和優待,這是基本底線,也是基本條件和常識。就中國而言,作為一個禮儀之邦,不會存在種族歧視等現象,會對每一位外國人一視同仁,使其享受到和中國人一樣的社會福利和待遇,但是對一些不文明的外國人,也不會縱容和忍讓,任何違背道德,違反法規的行為都會被譴責和抵制,甚至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
事實上,文明出行是對所有人最基本的要求。時下,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也更加頻繁和便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中國人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將越來越多,在和這些外國人接觸的時候,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保持基本的尊重和友好,彰顯中國禮儀文化,但是面對那些不自重,不自愛、不文明的外國人,不必客氣,應該大膽地說“不”,通過合法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勇于和不文明不法行為作斗爭,讓文明出行成為一股清流相伴旅途。(泉州市委文明辦 朱丹)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8-21尊重理解需要雙向 文明禮讓方能致遠
- 2017-08-21泉州扎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文明植阡陌 新風入村鎮
- 2017-08-21廈門集美區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宣講活動
- 2017-08-21生態文明重在建設貴在創新
- 2017-08-18思明區推行“社區文明公約” 激發全民參與創建
- 2017-08-18思明區推行“社區文明公約” 激發全民參與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