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城市照 文明風6月28日訊(通訊員 靳雯)十八歲,一個人正值成年;十八年,一座城市完成“嬗變”。 1999年,晉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出繁花碩果;在2015年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晉江又成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為民創城的“追夢之旅”邁開了嶄新的步伐;如今,晉江正接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關鍵的一次測評,這也意味著這座城市將迎來新的一次華麗“轉身”。 在這十八年間,通過文明城市創建,晉江不斷做強城市“面子”、做優城市“里子”,讓這座有著1300歷史的城市煥發新的風采,更有溫度,更具溫情: 人們生活穩定富足。城市經濟基本競爭力常年位居全國前列,2016年工業總產值人民幣4321億元,GDP人民幣1744.24億元,財政總收入人民幣201.02億元。 創建成果更惠百姓。每年群眾關切、反應熱烈的項目都被納入“為民辦實事”和“民生微實事”予以完成,城市公共自行車投放量增加到6000輛,全市擁有14個免費開放公園,常年常態性開展“大美晉江”文化惠民舞臺工程,舉辦“悅讀節”和“國學講堂”文化活動,“15分鐘文化生活圈”初現雛形;注重環保生態,被授予了“國家生態市”的稱號。 市民行為更重規則。核心價值觀氛圍日益濃厚,道德觀念更加厚植,在全省率先以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方式頒行《晉江市民文明公約》和《晉江市民行為規范》,培育了“美麗晉江人”暨道德模范品牌;移風易俗、文明鄉風觀念深入人心,僅慈善總會成立至今就接受紅白喜事簡辦公益捐贈12.5億元,累計占善款總額47%;全市注冊登記志愿者已達13萬多人,特別是民間志愿服務十分活躍,愛心公益在大街小巷、城里鄉間接續傳遞。 關愛未成年人成長。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十個一”教育實踐活動,編印《晉江市小學孝道文化讀本》,建設114所城鄉學校少年宮,教育廣大中小學生爭當文明言行的參與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互聯網+文明”不斷拓展。緊跟時代步伐,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創新城市建管方式。在全省率先研發推出“晉江城管家”手機APP軟件,實現了“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的躍升;加入“中國文明網盟?晉江站”,構建文明微信矩陣,“文明晉江”入選泉州“十佳政務微信公眾號”。 今年年初,《人民日報》頭版發表頭條文章《晉江之路—“晉江經驗”15年發展傳承綜述》。文章指出:“晉江經驗”的最大特色是實體經濟,核心內涵是全面發展,政治優勢是黨的建設?!?/span> “晉江之路”就是全面發展之路。這片創造了“晉江經驗”的土地,不僅經歷了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滄海桑田,人的素質和精神世界也如同鳳凰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