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記者水上實拍安泰河:紅紗籠燈過斜橋,小家碧玉安泰河
2016-11-22 11:12:37 來源:福州新聞網
昔日市井繁華 人才輩出 下了船,記者回到澳門橋,從澳門橋往東方向,沿河漫步于朱紫坊。隔著澳門橋,兩側的水質也大有不同。 安泰河在歷史上曾是城區運河交通的總樞紐。自宋朝以后,秀冶里,朱紫坊、桂枝里一帶,沿河種植了許多榕樹,須長葉茂,綠蔭如蓋。夏天,孩子們在河中戲水;大人們在河邊洗菜、挑水;有人還在河中捕撈魚蝦,收獲不少河鮮。河上船來舶往,在此停泊裝卸貨物。古人有“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句,描述沿河風光和運輸盛況。安泰河一派繁忙的市井百態,恰似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盛景。 自有記載以來,這里一直是達官巨商大儒居住的地方。朱紫盈門的朱家四兄弟,宋代參政知事陳韡,明代首輔葉向高,近代紡織工業的先驅龔易圖,近代著名海軍將領薩鎮冰、方伯謙,民國將領陳兆鏘,抗日英雄張日章、陳琛,著名愛國主義人士何公敢等,都生活在安泰河畔。 八一七路、安泰河畔有座安泰樓,是當時吃飯、休閑、娛樂的地方,更是文人雅士、富商大賈的聚集地。那時的福州人把能到安泰樓消費當作時髦而追捧。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