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永定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
文明風4月6日訊(通訊員 劉永良)日前,以中央紅色交通線為題材的微電影《血脈》,在當年“永定交通大站”所在地永定區成功封鏡。永定區近年來通過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激活“紅色基因”、塑造“紅色品牌”、弘揚“紅色精神”,加強黨員干部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
永定區對紅色文化本身所承載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重價值進行深度挖掘,制作了《威震八閩的永定暴動》、《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張鼎丞》等影像資料。對境內的133處革命遺址遺跡開展資料核實、普查登記、歸類整理等工作,對部分革命遺址遺跡進行重修、維修、立碑、掛牌等保護工作。修建完善“永定暴動陳列館”“張鼎丞紀念館”“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擴大教育覆蓋面,釋放紅色文化資源的“乘法效應”,激活“紅色基因”。
該區整合紅色文化與客家文化、土樓文化和生態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變紅色文化資源為旅游文化產業。近年來新開發了“澤東樓”紅色景區,并將其命名為黨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金砂紅色舊址群景區”和愛國僑領胡文虎的故鄉“永定下洋中川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塑造“紅色品牌”。
永定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參與拍攝了電視連續劇《紅色搖籃》、微電影《血脈》、紀錄片《胡文虎傳奇》、舞臺劇《紅色小歌仙》等紅色文藝劇目、影視作品;組織編寫革命遺址通覽、張鼎丞與黨的群眾路線等黨史資料,組織英雄報告會,利用機關、學校、社區宣傳櫥窗,宣傳紅色歷史。組織土樓藝術團和社區文藝演出隊團深入開展文藝演出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景區,不斷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弘揚“紅色精神”。(龍巖市永定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6-04-06龍巖新羅:交通志愿者助力清明交通安保工作
- 2016-04-05龍巖市委文明辦主任林劍明深入武平調研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 2016-04-05愛國教育從孩子抓起 龍巖廣泛開展未成年人祭英烈活動
- 2016-03-30龍巖文明辦調研中心城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 2016-03-30龍巖新羅區旅游唱響文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