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代言人傳播文明正能量。
在集美銀亭公園,隨處可見嘉庚精神宣傳圖片。
一座城市讓人留戀之處從來不是冰冷的水泥大樓,作為嘉庚精神發源地、從百年學村發展而來的集美對此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集美立足于獨特的文化特質,以“人文集美”作為城市發展理念和定位,重視精神文明的塑造與建設,讓城市更有“靈魂”和人文味道。
過去的一年,集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緊緊圍繞“美麗廈門 人文集美”發展戰略,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嘉庚精神為引領,立足鞏固提升、推動常態長效,加強道德建設、拓展載體品牌,為建設美麗廈門示范區作出了積極貢獻。
嘉庚精神引領 文明新風吹進村居
集美,是“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先生的故鄉。嘉庚精神,被看做是這一方土地的“靈魂”。以嘉庚精神為引領,是集美文明創建過程中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近年來,集美依托陳嘉庚紀念勝地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舉辦主題教育、社區鄰里節、國慶晚會等活動,推動文明創建工作,社會風氣和文明水平不斷提升。
精神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源泉。在集美,嘉庚先生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通過廣泛開展“弘揚嘉庚精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集美積極打造“市民文明行為示范區”,提升城鄉“文明指數”。去年8月,由集美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策劃的“道德模范我想對你說”活動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捧,閱讀量達360萬次,1400多個網友上傳親筆感言照,1.3萬人次參與討論,以道德模范為引領,弘揚向上向善的力量。
去年5月啟動的“人文新風進村居百日行動”掀起了文明創建進村居的新風向。集美區將5月確立為“市文明行為示范月”,開展一系列以“向不文明行為說‘不’”為主題的市民文明講堂、文明小使者進社區公益行、“日行一善”等公益活動,倡導大家從身邊做起,共同傳播文明“正能量”。
“阿集”與“小美”傳播文明正能量
走在集美的街道、公園、社區、學校,你都可以看到“阿集”、“小美”的身影。“阿集”、“小美”是集美的“動漫代言人”,以它們為主角的動漫海報、視頻短片,通過活潑、生動的演繹方式,把文明禮讓、不高空拋物、不隨意亂涂亂畫等理念傳播出去。
在公交車上,“阿集”、“小美”勸導文明的動漫短片也不時在車載移動電視終端進行循環播放。為了傳播文明正能量,集美區還噴繪制作了一批公交車身公益廣告,勸導市民改正不文明行為習慣,將公交車打造成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推進人文集美建設的流動宣傳陣地。
在敬賢公園內,有一個新開辟的“新風廣場”。在這里,俯仰之間映入眼簾的皆是以文明宣傳和嘉庚精神為主題的公益廣告。由32塊陳嘉庚語錄牌打造的“嘉庚語錄”涼亭、張貼著嘉庚小故事的休閑樹椅、文明使者“阿集”和“小美”守護的“文明書卷”、公園電子顯示屏上持續播放的“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主題動漫短片……來公園休閑游樂的群眾,都潛移默化地受到嘉庚精神和文明理念的熏陶,將“誠毅”精神根植于心。
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
近年來,集美區始終致力于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特色品牌,全方位地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優良環境。其中,由集美區法院推出的“暖法護航在行動”被評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佳”品牌項目。
去年,集美區推出首屆“家長心理健康宣傳月”系列活動,通過舉辦一系列家長心理講座、親子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等手段,整合專家資源,幫助家長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加強親子互動,促進家長和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活動吸引了900余人參與,深受群眾好評。此外,集美區還進一步完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青少年宮、社區學校等基地設施,切實提升校外教育陣地功能。對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貧困家庭子女和特殊未成年人群體,集美區進一步完善各項幫扶和保障制度。區委文明辦與區工會、團區委、區教育局和區文體局聯合舉辦“2015年集美區‘愛心永相隨 留守不孤單’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活動”。以轄區突患重大疾病的師生為重點救助對象的“集愛”愛心基金,目前已向3名困難學生提供了每人一次性2萬元的資助。
【亮點】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去年年初,集美區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明確將在一年的時間內努力建成線上線下兩支隊伍,充實志愿服務力量。
一年來,集美區不斷壯大專業志愿服務隊。各鎮街、各級文明單位(學校)按照“四個依托”分別組建學雷鋒志愿者隊伍151支,共7925人,比上年增加1200多人。
同時吸納社工加入志愿服務隊,引導社會熱心人士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協助廈門義工俱樂部的“盧媽媽愛心隊”完善隊伍建設軟硬件機制。為充分發動基層志愿服務力量,集美區創新采用“區級 鎮街自主培訓”模式,全年完成13場高校志愿者和各鎮街、社區志愿者骨干培訓,建立完善志愿服務網絡,輻射帶動更多市民群眾參與志愿服務。
為了更好地發揮轄區高校資源多的優勢,集美區借助專業社工組織力量,以大學康城、上頭亭社區等5個高校與社區共建志愿服務示范點,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進社區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攜手走青春 齊心護夕陽”助老主題活動,開展“大手拉小手 快樂伴我行”愛幼主題活動,以及家電維修、義賣、公共文明引導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累計開展125場志愿服務,打造出具有大學生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廣獲市民點贊。
針對志愿服務的內容,集美區進一步提升專業性,以“立足社區所需 發揮志愿者所長”為宗旨,組織法律、科普、文藝、醫療衛生等專業志愿服務隊進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累計開展101場,包括引導社區醫療衛生部門以講座、義診等形式,把健康之風吹進社區;開展環保、安全、科普宣傳,把“綠色”之風吹進社區;開展法律知識宣講志愿進社區活動,把法治之風吹進社區;開展居家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走訪慰問活動,把共享之風吹進社區;開展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和廣場舞系列文藝演出,把人文新風吹進社區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6-01-20廈門設立“閩南戲曲示范點” 閩南傳統文化走進校園
- 2016-01-18泉港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入選福建省首批“縣級示范站”
- 2016-01-13長泰縣表彰20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單位
- 2015-12-22福安4個單位獲全省文明交通示范稱號
- 2015-12-2229個單位成泉州首批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